第二百六十六章 江南大捷,倭患永絕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至此,這場慘烈殘酷的戰爭以玄策軍大獲全勝而告終。
在各地數萬民壯的幫助下,玄策軍找到了一萬兩千多具倭寇的屍體,他們是在陸地上被殺死的,被海浪衝上岸的屍體也有三千多具,加上俘虜的兩千多,再加上之前大小數十戰的斬獲,原本盤踞在嵊泗列島附近的兩萬五千多倭寇,最終只有不到兩千逃回了日本國。
玄策軍損失也很慘重,兩千九百五十七人陣亡,差不多是一半,剩下的也皆是全員負傷,一時間,整座金華府內遍地都是哭聲,因為玄策軍的兵士大部分都是來自這裡,三千家庭的父母失去兒子、妻子失去丈夫、孩子失去父親。
紙錢晚風送,誰家又添新痛。
賈瑜先是派人八百里加急,飛馬進京,然後開始按照陣亡兵士的功勞高低,以重金撫卹,允許子承父業,又制定了一系列後續對其直系家屬和子女的保障措施,讓各府縣必須執行。
他還在金華府為他們建起了英烈祠,並且立起一座巨碑,讓人在上面鐫刻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,這要是放在前世,他們都是抗日英雄,配享此殊榮。
接著令各府縣官員妥善安置受災的百姓,勒令大戶們捐款捐物,再把玄策軍損失的兵員補充完整,繼續訓練,最後號召全境軍民搜尋抓捕可能逃脫,隱匿在山野叢林裡的倭寇,並且設立了懸紅,抓住後送到臨安府府衙,就可以領到五兩到二十兩不等的賞金。
玄策軍自損三千,陣斬兩萬倭寇的輝煌戰績如同過境的南風,迅速傳遍了整個江南東道,這是極其難得的大勝,不僅是那兩萬多倭寇授了首,更是一舉解除了困擾沿海各府三四百萬百姓好幾十年的問題,為往日無數慘死在倭寇倭刀下的百姓報了血海深仇,他們很難再捲土重來了,而且玄策軍以後將會一直駐守在臨安、金華和台州三府。
這些全都出自一個叫賈瑜的少年之手,他發明的新式武器和陣法效果極佳,他組建訓練的玄策軍戰無不勝,他著作的《平倭論》詳細記載了抗擊倭寇的各種方法,洞悉了他們的心
理,他還寫了《玄策軍訓練條例和行為準則》,最寶貴的是這些東西將會和他的名字,和他的豐功偉績,一起世代相傳下去。
這足矣被載入史冊,流芳百世,彪炳千秋,供當下人和後世人讚揚歌頌。
賈瑜一戰奠定了自己武勳的身份,他身上的一等伯位也變得貨真價實,底氣十足,再也不會被人詬病來路不正。
薛寶琴得知訊息後喜極而泣,她為自己未來的夫君感到無比的自豪,能給這樣的少年英雄做妾,此生值了。
京畿道、神京城。
歷經二十多天,除去自盡的、逃跑被殺的、以及病死的,八百三十七個倭寇最終有七百九十二個抵達京城。
後天是中秋佳節,又是當今天子的生辰,景文帝下令取消宵禁七天,並且花了十萬兩銀子在南城和西城中買下數百個小食攤子,百姓們可以免費吃,直到吃完為止,算是與民同樂了。
按照朝廷的規定,從五品及以下官員只需進獻壽幛即可,正五品以上官員進獻的壽禮價值不得超過十兩銀子,違者不僅不會被收,還有可能會被追責,因此很多大臣便在文字上下手,作一些天子文治武功,四海昇平,國泰民安的詩詞歌賦,景文帝這位“文皇帝”也很喜歡這些,因此文武百官們更是趨之若鶩,沒有詩才的便會找人代筆潤色。
東勝門。
一個紅翎信使出現在城門使的視線裡,他背後插著四面紅色旗幟,在陽光下異常的刺眼,隔著五里路都能看得見。
接到命令,皇城司和五城兵馬司的兵士迅速開始清街,聽見急促震耳的鑼鼓聲,百姓和行人們紛紛避讓。
紅翎信使縱馬在寬闊平坦的中心大道上疾馳,奮力高呼道:“江南大捷,玄策軍陣斬兩萬倭寇!江南大捷,玄策軍陣斬兩萬倭寇!”
百姓們頓時炸開了鍋,紛紛歡呼起來,無數人跟著紅翎信使朝皇宮湧去,他們奔走相告,他們喜氣洋洋,大國子民的自豪感在這一刻油然而生。
皇宮。
紅翎信使不光要體力好,身體強壯,嗓門也要大,他縱馬疾馳到文德殿三十六階臺階下,直接從馬背上跳了下來,連滾帶爬的往裡跑,殿門口值守的兩名大漢將軍連忙上前扶住他。
“陛下!陛下!江南大捷!”
景文帝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,面色發紅,呼吸急促,紅翎信使喘了幾口粗氣,跪在地上,雙手舉起奏摺,稟報道:“陛下,七日夜,兩萬餘倭寇在臺州府境內分五路進攻,都指揮僉事大人分兵抗擊,經過五天五夜的激戰,斬首一萬六,俘虜兩千多,只有兩千多倉皇逃回日本國,倭寇幾乎全軍覆沒!”
之所以說陣斬兩萬,是因為把之前殺的那些全都算上了。
他的聲音迴盪在金鑾殿的每一個角落,敲擊著每一個文武大臣的耳膜。
戴權走下來接過奏摺,景文帝雙手都在微微顫抖,看完了只說了三個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