妾室在年老色衰時被夫家一紙休書趕出去的例子比比皆是,女孩子們一旦得到這個名分,就不得不考慮這件事,或是拼命爭寵奪愛,或是提前做準備。.br>

“怎麼會,你這麼漂亮,我可捨不得拋棄,只願君心似我心,定不負相思意,”,老演員再次登場。

“姑爺,姑娘,用飯啦!”

薛寶琴應了一聲,賈瑜問道:“你身邊就小螺一個小丫鬟伺候?”

“對呀,家裡只有兩個小丫鬟,琴兒一個,孃親一個。”

賈瑜搖頭道:“太少了,而且她年齡又小,你林姐姐,堂姐姐都有兩個貼身丫鬟,我足足有六個,到京城後,我給你安排兩個,你自己挑。”

以他現在的地位,六個不算多,賈寶玉無功名、無官銜、無爵位在身,以前依然使喚十個貼身丫鬟,他也沒想過再找幾個,六個已經足夠了,而且她們都特別好,無論是顏色還是品行。

賈瑜這兩天有想過,給史湘雲、李紋和李綺每人再添一個貼身丫鬟,要和林黛玉以及薛寶釵一樣。

倒也不必說林黛玉做為正房夫人,寧國府的女主人,卻只有兩個貼身丫鬟,就賈瑜目前看來,除了鴛鴦,晴雯她們五個已經棄暗投明了,說是他的貼身丫鬟,實則上是站在了林黛玉那邊,一口一個“姑娘”和“我們家姑娘”,叫的比紫鵑和雪雁還要親熱,從某些方面說,她相當於有了七個貼身丫鬟。

既然自己說除孩子們嫡庶外,其他方面儘量一視同仁,那就不能厚此薄彼,這四房妾室每人都要有兩個貼身丫鬟伺候,就從那十一個小戲官中挑,她們年齡普遍都不高,而且都很漂亮,而且他敢保證,她們肯定不會拒絕。

她們如果是給妾室們做貼身丫鬟,那就只能算是通房丫頭,比不得齡官這個飛上枝頭做鳳凰的姨娘,但對她們這種三教九流來說,無疑是很好的出路,畢竟賈瑜對她們真的還不錯,好吃好喝的供著不說,又和顏悅色的,從不朝打暮罵,留在寧國府裡就是享福受用的。

府裡那些二等丫鬟無論是容貌還是年齡,其實都不合適做貼身丫鬟。

薛寶琴小心翼翼道:“哥哥,小螺跟琴兒很久了,琴兒不捨得丟下她,琴兒能不能只要一個?”

“傻丫頭,我可沒有讓你不帶著她的意思,隨便你要一個還是兩個。”

薛寶琴鬆了一口氣,小螺雖然小,但也跟著自己好幾年了,她是從外面買回來的,自己進京時若不帶著她,她可就沒有地方去了,說不定命都保不住。

用完午飯後,賈瑜並沒有立刻就走,而是在會客廳裡和她們娘三個聊天,說著都中近來的時事新聞和寧國府裡的事,薛寶琴端坐在椅子上,安安靜靜的聽著,不復往日的滿面愁容,她嘴角噙著淺淺的笑意,時不時的看一眼自己未來的夫君,呂氏和薛蝌對視一眼,都很滿意,這才是她們最想要見到的。

大概過了半個時辰,賈瑜起身告辭,給薛父和呂氏再次鄭重

的行了一禮,薛蝌和薛寶琴把他送到了院門口。

護衛們早已整裝待發,賈瑜接過御劍掛在腰上,翻身上了千里嘶風馬,抱拳道:“大舅哥,琴兒,後會有期。”

一百二十五騎絕塵而去,薛寶琴臉上帶著白色的幕籬,目送著夫君奔赴戰場,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線裡,才悠悠的嘆了一口氣,悵然若失。

夜晚,來到蘇州府,賈瑜直奔林家祖墳,祭拜了林如海和賈敏,並且燒送了一封林黛玉寫給他們的書信。

翌日凌晨,一行人抵達臨安府,下榻在府衙,修整半天后,賈瑜召集各級官員開動員大會,安排各項事宜,並且開始展開實地調查,制定作戰計劃。

在接下來的時間裡,他的足跡遍佈飽受倭寇襲擾的十三座府縣,並且在民風彪悍的金華府(尤其是義烏縣)內招募新軍,一時間從者雲集,當地百姓踴躍報名,那些刁滑的、怕死的、染有流氓習氣的人他一概不要,而是精選了六千名壯實膽大、吃苦耐勞、行動靈便的農民和礦工,組成了一支全新的軍隊。

賈瑜隨後對他們開展了整編和訓練,在短短的三個多月就效果顯著,變成了一支紀律嚴密、訓練有素、武器精良、作戰勇敢的隊伍,他們每天輾轉在各府縣,痛擊登陸燒殺搶掠的倭寇,最大程度保護了各地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,在戰鬥中訓練,在訓練中戰鬥,這支軍隊所到之處,百姓們紛紛簞食壺漿,夾道歡迎,稱他們為仁義之師。

這天,豔陽高照,萬里無雲。

賈瑜負手站在海岸線的瞭望臺上,遠眺萬里海疆,他在等一個機會,一個可以把那兩萬多倭寇一舉全殲的機會。

三個多月以來,他瘦了一圈,也長高了一點,他見到了太多的廝殺、鮮血和屍體,他時常親臨戰場,曾數次負傷,手刃過十幾個倭寇,他的目光不再像以前那樣溫潤,而是變的無比鋒利,攝人心魄,身上已經有了真正的殺氣。

這期間,他給景文帝上了十二道摺子、給林黛玉她們寫了三封信、給薛寶琴寫了兩封信、給賈政寫了一封信。

這期間,二十三名護衛戰死沙場,八百七十二名新軍兵士馬革裹屍。

這期間,薛父病逝於金陵府,迴光返照的時候為他和薛寶琴納了婚書,並且給他口述了一封信,賈瑜當時正在嘉興府境內指揮軍隊作戰,無法兌現回去送他最後一程的諾言,收到訃告後,當天夜裡,他在軍營中燃起三根香,向北三叩首,燒送了一些紙錢。

這期間,他經歷了太多,也成長了太多,已經在無形中完成了蛻變,變成了一個運籌帷幄,殺伐果斷,可以從容指揮數千大軍作戰的優秀少年將領。

賈瑜望著遠處一座小島上隱隱可見的炊煙,思緒萬千,一身甲冑,腰懸雀鳴刀的賈琮急步走來,抱拳道:“大人,據線報,倭寇將會於後日晚上在明州府境內登陸,但具體時間、地點和人數暫時不明,請您示下。”

“再探,令副僉事率第一團做好接敵準備,其他五個團暫時按兵不動,以免中了這些猴子的調虎離山之計。”

讓時間回到兩個多月前,就在賈瑜帶著幾千人在東南的丘陵溝壑中摸爬滾的時候,遠在兩千多里外的寧國府,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。

(平寇安排一場大戰就結束。兩章萬字,月底求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