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國府,賈政院。

“畜牲,等瑜兒回來,你去給他一拜三叩,算是為上次的事給他賠禮道歉,不然你就等著吧,我看你躲得了一時,能不能躲得了一世!”

王夫人嘴唇動了動,正欲開口說話,卻立刻被賈母用眼神制止,賈寶玉儘管心裡萬般的不情願,但也沒有辦法,只得拜道:“是,父親。”

賈政又看向王夫人,沉聲道:“淑清,請你記住,事不過三,再有下次,我一定會用一紙休書把你送回王家。”

王夫人也拜認了,賈政靠在床上,苦口婆心的勸道:“母親,瑜兒雖然和我們這一房早已經出,但他做的哪件事不是為我們賈家好?若不是他當機立斷,從中斡旋,賴家和賈璜的髒事就足以給我們家帶來很大的麻煩,抄家削爵都有可能,您以後千萬不要再說這種讓兩家離心離德的話了,我以往是對他有些恩德,但他早已經還完了,現在是我們家欠他的啊。”

賈政情緒很是激動,賈母怕再激到他,連忙道:“我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,你還不知道吧,他把紋姐兒收去了,我原本是打算把她留給寶玉做妾的,他從我們西府撈了不少人走,不說太太身邊的金釧兒姐妹倆,我身邊的鴛鴦,連那寶丫頭和綺姐兒都跟了他,你讓我心裡怎麼不氣,關鍵是他一點表示都沒有,就知道佔我們的便宜。”

薛寶釵、李紋和李綺現如今住在榮國府,不僅吃穿用度全包,每人每月還有二兩銀子的月錢,從某種程度上說,她們已經算是半個西府人了。

當賈母得知她們三個都給賈瑜做妾後,的確是很生氣,主要原因還是覺得她們都看不上自己的寶玉,又不好把她們兩家都請出去,畢竟這裡面有親戚的情分,這個口開了傳出去丟人。

王夫人倒是沒有怎麼生氣,她只是記在了心裡,等賈瑜以後被滿門抄斬的時候再好好看一看她們兩家的笑話。

她昨天晚上做了一個美夢,夢見自己的大女兒成為了皇后娘娘,一句話就廢了那個畜牲,他跪在自己面前苦苦求饒,可最後還是被滿門抄斬了。

賈政指著縮頭縮腦,彎腰駝背,猶如一隻鵪鶉的賈寶玉,好笑道:“就這畜牲也配讓人家清清白白的女兒給他做妾?要我說,她們幾個給瑜兒做通房丫頭都比給他做正房太太強十倍百倍!您看看瑜兒,兩元及第...”

“我侄子兩元及第高中探花”這十一個字是政老爹的口頭禪,逢人就要來上一句,又自豪又得意,好像說的是自己一般,也難怪,這十一個字對於他這個老童生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。

做為賈瑜頭號舔狗、頭號老迷弟、他每每在工部衙門和同僚下屬們閒聊的時候,往往幾句後就開始吹捧自己的愛侄,逐字逐句的和別人討論賈瑜寫的那些詩詞,只不過讓他唯一遺憾的是,自己的愛侄到現在都沒有寫過一篇文章。

“好了好了,自己沒有本事,連秀才都沒考上,還好意思去要求自己兒子,張口閉口畜牲畜牲的,他是畜牲你又是什麼?你這不是罵自己嗎?”

賈政一張老臉憋的通紅,過了一會兒才擠出一句話來:“寶玉,我不要多,你能考中舉人,哪怕是最後一名,我以後都絕不會再罵你一句。”

賈母生氣道:“考考考,他拿什麼考,別人都不讓他去族學裡讀書了,就是想考,也沒機會考!”

我們來羅列一下,賈母為什麼不喜歡賈瑜,為什麼對他不滿。

第一點,賈政時常會拿賈瑜和賈寶玉做比較,因為沒有可比性,所以賈寶玉被責打的頻率的確比以往高了不少。

第二點,平心而論,賈瑜的確對賈母缺少尊重,雖然在很多時候都是這個老糊塗的錯,但她畢竟是一品國公夫人,賈家目前輩分最高,資格最老的人,地位超然,去宮裡參加宴會時都是座上賓,賈瑜卻數次當眾“指責”她的不是,讓她下不來臺。

第三點,賈瑜現在的勢力太盛,可以說是威壓整個賈家,在很多方面已經動搖了賈母的地位,他還把賴老嬤嬤(前段時間已經在城外田莊病死)一家都送上了處刑臺,儘管這是他們的咎由自取,但是換位思考的話,賴老嬤嬤在賈母心裡的重要程度和晴雯在賈瑜心裡是一樣的,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是名副其實的,首屈一指的貼心人,她們自小一起長大,不是親姐妹勝似親姐妹,她心裡肯定有怨氣。

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賈瑜把她喜歡的女孩子全都搶走了,除了林黛玉和李紋,還有史湘雲,上次賈寶玉捱打,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去探望,這已經說明了一切。

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,從中舉個重要的例子,賈瑜搶了銜玉而誕,天生富貴的賈寶玉的風頭,畢竟在此之前,哪家的誥命見到賈寶玉不得誇上幾句,現在倒好,那些誥命開始著重誇他了,特別是理國公府那件事,賈母到現在回想起來還生氣,這不是瞧不起人嗎?

綜上所述,賈母對賈瑜是不滿的、不喜歡的、有意見的,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,心胸開闊,能看淡的人不多,她也許欣慰家裡出了一個可以恢復祖先榮光的子弟,但再退一步講,他將來恢復也是恢復寧國府的榮光,封寧國公又不是封榮國公,以後又能照顧榮國府多少?

百餘年下來,寧國府和榮國府雖然沒有分宗,但血緣關係實際上已經很淡薄,就賈瑜和西府的關係來看,即便沒有出八服,也有了六服,兩府之間現如今唯一的牽絆,大概就是祖上乃是一母同胎的親兄弟了,除此之外,再難有所論。

王夫人的想法和賈母差不多,但不同的是,她看不起賈瑜的出身、嫉妒他受景文帝的寵信和所擁有的一切、不同於賈母的不喜歡,她是無比痛恨厭惡他的,恨其不能立刻就去死。

“母親,瑜兒不是說了嗎,這畜牲在族學裡完全就是一顆老鼠屎,如果不把他送出來,只會壞了一鍋湯。”

賈政對賈寶玉的抨擊從來都是不遺餘力且不留情面的,各種低劣的形容詞層出不窮,正常人被這麼罵早就羞死了,也只有大臉寶能做到處之泰然。

“那你就不要要求他去讀書,我們這樣的人家,考個進士又怎麼樣,瑜哥兒還是探花呢,到頭來不還是做了武夫,有什麼用?你忘了珠哥兒是怎麼走的了?還不是因為沒日沒夜的讀書,熬壞了身體,你莫不是想讓寶玉和他哥哥一樣?”

英年早逝的賈珠一直都是賈政的心病,也是軟肋,他死後,賈家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了,也就是賈瑜改變了這一窘境,以探花的功名,讓賈家在上百勳貴之家中獨樹一幟,獨領風騷。

聽到“珠哥兒”三個字,王夫人立刻就哭了起來,賈政嘆道:“母親,總要讓寶玉進益些才好,將來他侄子再考個解元進士回來,他又該如何自處?”

“政兒,多的話我也不說了,你也要體諒體諒太太,她這麼多年也不容易,珠哥兒早逝,元丫頭又在宮裡苦捱著,好幾年沒見到一面,即便是說錯了幾句話,你也不應該喊打喊殺的,她畢竟給你生了兩兒一女,老婆子我沒幾年活頭了,不想在臨死前還看到家裡鬧得雞犬不寧,一家人反目成仇。”

賈母只要一尋死覓活,或者拿賈代善出來說嘴,賈政就瞬間蔫了,立刻跪下來認錯,他要是以兒子指責母親的不是,禮法不會容他,即便是景文帝,也要時常會被皇太后叫到慈寧宮跪著,即便不是他的錯,也要主動認錯。

自古以來便是以孝治國,一個人如果對父母長輩不孝,又怎麼會對皇帝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