齡官聞言,頓覺心裡一片冰涼,身子搖搖晃晃,瞬間落下淚來,跪在地上哭求道:“求老爺憐憫,您要是把奴家趕出去,奴家可就沒有活路了。”

見她哭的梨花帶雨,滿面哀絕,林黛玉於心不忍,走上前扶起她,對賈瑜嗔道:“你就不能一次性把話說完?”

說罷好言安慰了齡官幾句,齡官受寵若驚,連連道謝,抹著眼淚,委屈巴巴的看著賈瑜。

“你要是願意,從今天起就到林姑娘身邊去做個貼身丫鬟,不過月錢要隨西府那邊,降到一兩銀子,這樣你既能留在府裡,又不會對林姑娘的清名產生影響,你考慮考慮,我們不強求。”

齡官大喜過望,她的小心臟哪受得了這種跌宕起伏的轉折,雙腿發軟,跪在地上,喜極而泣道:“奴家全憑老爺安排,只要老爺不趕奴家走,讓奴家做什麼都可以。”

賈瑜點頭道:“你是小戲官們之首,她們離不開你,你且繼續在府裡唱戲,等將來林姑娘嫁到府裡來,你再過去伺候。”

對於這個安排,林黛玉沒有什麼異議,齡官朝林黛玉跪下,哭道:“婢子這條命以後就是姑娘的了,姑娘只管打罵,婢子沒有一句話。”

紫鵑走上前扶起她,林黛玉輕笑道:“言重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

齡官再次給賈瑜和林黛玉拜了,然後抽噎著回去了。

看著她離去的背影,林黛玉幽幽的嘆了一口氣,賈瑜連忙道:“林妹妹,都是我的不是。”

林黛玉搖了搖頭,輕聲道:“老太太和爹爹數次與我有言,不能妒,萬不可阻止你納新,這個女孩子挺好的,瑜兒,你已經做的很好了,不必自責,要是換個人,這國公府邸怕是早就被填滿了,謝謝你為我考慮到這些。”

賈瑜搓著手,羞愧難當,訥訥道:“哎...哎...不謝...”篳趣閣

賈芸走了進來,躬身道:“二叔,府外來了一個人,自稱是鴻臚寺寺卿,想見一見您。”

說罷,跪下來給林黛玉拜了一拜,口稱“侄兒見過二嬸。”

短短一個多時辰,林黛玉就新添了兩個稱呼,她成了賈蘭口中的“師孃”和賈芸口中的“二嬸。”

林黛玉面色自然的叫起,見有外客上門,欲轉身回去,賈瑜拉住她,笑道:“林妹妹有所不知,這位房大人是咱們爹爹的同年摯友,在咱們爹爹諡號這件事上,他出力頗多,是親厚長輩,你應該見見他。”

林黛玉乖巧應下,賈瑜和賈芸來到府門口,只見一箇中年人負手立在臺階下,打量著“敕造寧國府”的金匾,他衣著雖然樸素,卻難掩一身的文氣和官氣。

賈瑜拱手道:“房叔,小侄姍姍來遲,不曾出門遠接,恕罪恕罪,請至家中飲一盞茶水。”

房瑄很滿意賈瑜對自己的稱呼,嘆道:“仲卿吶,如海歿於王事,老夫很是心痛,一連幾天吃不下睡不著,他先前給老夫寫過一封訣別信,讓老夫以後多多照顧你,以後有什麼老夫能幫上忙的,儘管說,不要見外才是。”

賈瑜眼眶一熱,躬身道:“房叔,小侄記下了,岳父他老人家的愛女正在家中,她想拜見您,閨閣女兒家不宜拋頭露面,不能出門迎接,請世叔體諒。”

來到正堂,賈瑜請房瑄上座了,奉上一盞溫茶,林黛玉屏風後走出來,跪地道:“黛玉拜見世叔。”

房瑄站起身,虛扶道:“侄女,快快起來。”

林黛玉起身後,房瑄寬慰了幾句,沉聲道:“好孩子,以後他要是欺負你,你就來跟我說,我來給你做主,他雖然是超品的武勳,但我不怕他。”

賈瑜拱手道:“房叔,您不怕我,小侄可是很怕您吶,望您以後手下留情,少上點摺子彈劾小侄,您要是把小侄給彈沒了,那以後可就沒人照顧您這好侄女了。”

房瑄是鴻臚寺寺卿,在國朝是正三品,為“九卿”之一,位高權重,主掌外賓和朝會儀節之事。

比起迎來送往,安排事宜,房瑄更喜歡上奏彈劾,他名為鴻臚寺寺卿,實則乾的是御史言官的活。

幾年前,刑部尚書鉅貪案東窗事發,另有家中子弟仗勢害死無辜民眾近百人,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