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千人中第一仙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負責放榜的官員走上前拱手道:“賈大人,恭喜恭喜,值此快意之刻,可有佳作以示心跡?”
有的人一邊科考一邊做官,別人是“學生”,他是“大人”。
在這個時代,詩詞歌賦最受讀書人的追捧和喜愛,他們產生情緒時都會作上一首,用以表達自己的心情,特別是在金榜題名時,哪怕詩才一般的人也會在這一刻文曲星附身,寫出一首首驚豔之作來。
現場已經有不少新科貢士開始在榜紙上潑灑筆墨了,個個寫的激昂張揚,圍觀的文人士子們大聲叫好,落榜的考生也在寫,不過他們的詩詞更顯消沉悲涼,極個別有有自暴自棄之意。
賈瑜是國朝的詩詞大家,這是他作完《青玉案·元夕》後景文帝評價的,隨後傳揚天下,天子金口玉憲,他都如此說了,哪還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否認。
況且賈瑜所作之詩詞的確極好,無論是言志的詩,還是抒情的詞,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代天子寫給皇后娘娘的那首《清平調》,被無數文人士子稱作是“國朝第一美人詩”。
見眾人一臉熱切的看向自己,賈瑜拱手道:“那在下就獻醜了,請諸位仁兄斧正。”
他的謙遜有禮贏得一片讚美聲,都中會元了,還和他們這些秀才舉人自稱“在下”,真是翩翩公子。
新科貢士們不會隨意的在榜紙上亂寫,他們都是規規矩矩寫好自己的快意之作,然後署名蓋章,要真是在莊嚴寶相的榜紙上瞎寫亂畫,絕對會遭到別人的抨擊,認為他放浪形骸,對接下來的殿試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,而且這些榜紙上的詩聖上也會御覽,再由專人抄錄,編成詩冊傳揚天下。
他們可不想在聖上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,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狂妄的。
見新科會元走上來,新科貢士們紛紛讓位,賈瑜接過小吏呈上來的毛筆,挑了一塊空白之處,落筆道:
“三千人中第一仙,花如羅綺柳如煙。”
“時人勿訝登科早,月裡嫦娥愛少年。”
“好!”
眾人齊齊叫好,一臉羨慕的看著賈瑜,這位賈會元真是活成了他們讀書人的榜樣,這模樣、這才華、這功名還有這出身,真是數不盡的風流,道不完的個儻,國朝泱泱數百萬讀書人,卻恐無有能出其左右者。
一名新科貢士叫道:“賈會元既然自詡三千人中第一仙,則可為謫仙。”
此話引來一片附和,自此賈瑜又多了一個別稱:賈謫仙。
陳淳亦是落筆寫了一首七律,不過他因不擅詩詞,而寫的寡淡,但眾人還是給面子的叫了一聲“好”。
“仲卿,從今天起,賈解元這個稱呼就要壽終正寢了,賈會元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,接下來是賈狀元還是賈探花?”
人群中有人喊道:“以賈會元的相貌和才華,探花最為合適。”
狀元是天下讀書人中第一位,榜眼因高不成低不就,居中沒有什麼存在感,但探花就不一樣了,唯有才貌雙絕的貢士可為之。
其實這三者的成績並沒有多少差別,三鼎甲多是由天子和大臣們喜好而定,狀元和榜眼不意味著他們的成績就比探花要好,但他們一般都會很老,上次殿試的狀元和榜眼都過了三十歲。
在天下所有讀書人看來,被點為探花是一種無上的榮譽,尊寵程度遠邁前兩者,意味著天子和大臣們都喜歡你,覺得你長得最好,才華最高,這對於中探花者以後仕途有很大幫助。
朝廷裡那些大臣武勳都喜歡找探花做女婿,比如給榮國公賈代善做女婿的林如海,他們最受人追捧,因此很多被點為探花的貢士要比中狀元還要興奮。
考生們科舉時不僅要靠才華,也要靠臉,特別是在殿試的時候,只要你長得足夠好,就比長得丑年齡大哪怕是成績比你好的人要更有優勢。
賈瑜兩元及第,和他的外貌多少有一些關係,比他學問淵博深厚的人多了去了。
當年景文帝就是見林如海才貌雙絕,才點了他做新科探花,對他也一直很喜愛很信任。
就算接
下來的殿試景文帝要點賈瑜為狀元,大臣們也會冒死勸諫,強烈要求改點他為探花。
若是他三元及第,大魁天下,就沒必要棄文從武了,文官們不會願意看見這種大才成為粗鄙的武夫,貽笑千古,肯定會把他搶回去做文官。
三鼎甲的排名全看天子的個人喜好以及大臣們的感覺,一般來說如果大臣們意見一致,天子半推半就也就同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