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冰鑑(二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兩個下人開啟地窖,放下兩丈長的竹梯,見賈瑜要下去,鴛鴦連忙道:“小瑜老爺,讓下人們去吧?”
賈瑜看著黑乎乎的洞口,心裡也有些發怵,點了點頭,鴛鴦對兩個下人吩咐道:“去準備運冰的馬車,再多叫幾個人來。”
兩個下人連忙出去準備了,屋裡便只剩下了賈瑜和鴛鴦,才開始的時候還好,隨著時間的推移,鴛鴦越來越侷促,在和賈瑜對上幾眼後,索性低下頭,默默不語。
見她捏著衣角的手越來越用力,賈瑜好笑道:“鴛鴦姐姐,我是虎狼嗎?”
鴛鴦一愣,連忙道:“不是不是,您是小瑜老爺。”
“那你為什麼這麼緊張?還怕我吃了你不成?”
鴛鴦不知道想到了什麼,鵝蛋臉龐慢慢的紅了,賈瑜退後幾步站定,笑道:“鴛鴦姐姐,你且抬起頭來,看看我,像不像是登徒子?”
鴛鴦鼓起勇氣抬起頭,卻不敢直視賈瑜的眼睛,只是看著他的胸口,小聲辯解道:“婢子沒有這個意思。”
賈瑜不再逗她,沒一會,幾個下人拿著草繩走了進來,一個下人麻利的下到冰窖裡,用布兜好冰塊,綁在草繩上,上面的下人用力的往上拉,再用布包著抱到馬車上,最後用草蓆蓋好,不多時就把冰窖裡所剩不多的冰塊取完了。
和鴛鴦告別後,賈瑜帶著馬車在大門口和陳淳匯合,直奔張掖伯府而去。
見鴛鴦回來,賈母問道:“瑜哥兒走了?”
鴛鴦點點頭道:“取了冰塊就走了,他讓婢子代他再給您道謝呢。”
賈母擺擺手,笑道:“我不要他的謝,他不是說過幾天十倍百倍的還給我嗎?我等著他。”
史湘雲笑道:“瑜哥哥那麼聰明,肯定有辦法,他連解元都考的上,找幾塊冰還不是手到擒來?”
看她那一臉崇拜的小模樣,眾人紛紛笑了起來,唯有王夫人淡淡的看了史湘雲一眼。
林黛玉和探春對視一眼,都在彼此的眼中找到了答案,他連蜂窩煤都能做的出來,再做出冰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吧?
賈母嚴肅道:“皇帝老爺那麼看重他,他要是去宮中求告,說不定皇帝老爺還真會賞他幾方冰鑑,反正是他讓你們接下來沒了冰食吃,你們要怪就怪他去吧。”
薛寶釵笑道:“瑜哥兒是拿著這冰去做大事呢,我們幫不上忙又怎麼會怪他呢?”
賈母看了薛寶釵一眼,薛寶釵以為自己說錯話了,連忙站起身,賈母指著她對王夫人和薛姨媽笑道:“這都還沒過門呢,就到我這立規矩來了,將來她嫁出去,別家的婆婆知道了還不怪我?”
薛寶釵紅了臉,有些不知所措,林黛玉等人捂著口輕笑,薛姨媽則一臉的苦笑的看向面色淡淡的王夫人。
別家...別家...
張掖伯府。
見賈瑜和陳淳帶著冰鑑回來,上官文淵激動的連連作揖。
陳淳避開他的禮,笑道:“這都是仲卿從榮國府裡帶出來的,和我沒關係,文淵謝他即可。”
見上官文淵要給自己行跪禮,賈瑜連忙扶起他,責怪道:“你若是還認我這個朋友,就不要這麼客氣,眼下先理會伯父的大事,等以後有機會再請我們喝一頓酒就好了。”
上官文淵抹了抹眼淚,對身後的下人吩咐道:“趕緊把冰鑑拿進去給老爺換上。”
那下人哭喪著臉道:“大爺,這也只夠用一天的呀,接下來可怎麼辦,還有好幾天呢。”
上官武功的遺體從榆林送到京城走的是官道,依靠沿途軍用驛站和府縣的幫助,一天用三匹駿馬,每匹駿馬連續跑兩百里,除了中途換馬,裝有遺體的馬車幾乎一刻不停,上千裡的路程,只用了不到兩天就抵達了都中,可謂是神速。
馬車抵達京畿道門戶之縣時,早有太監帶著裝有冰鑑的棺材在城外五十里處等候,一路送到張掖伯府,也就是說從上官武功薨的那天算起,頭七還剩下五天多一點。
宮裡賜下來的冰鑑有限,哪怕是賈瑜把賈家的老底都掏乾淨了,也只夠再維持一天的時間,到時候若是沒有冰鑑,這麼熱的天氣,遺體不用一天就會發臭了。
和張掖伯府交好的那幾家勳貴,在冰鑑這方面,根本不存在囊中羞澀和捉襟見肘的情況,或是根本就沒有,或是早就用完了。
上官家的人急的團團轉,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,第一條是去宮中求告,不過來賜冰鑑的太監已經說過了,這冰鑑還是萬歲爺自己用的那份,剩下的都要給太皇太后留著,任何人都不能動,張掖伯府小門小戶,在太皇太后面前還沒有那麼大的體面,況且聖上能做到這一步,對於一個臣子來說已經是仁至義盡,上官家哪還有臉去求告。
第二條就是放棄頭七,在遺體腐爛發臭之前下葬,但他們更不願意這麼做,頭七對於死者以及其親屬來說至關重要,特別是在這個封建迷信的時代。
沒有條件的窮苦人家和普通百姓若是在盛夏時節家裡有人去世,就不會講究這些,一般都是草草的就下葬了,越是名門望族,越是講究看重。
上官文淵嘴唇和嘴角上的火氣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大,正在眾人一籌莫展,相顧嘆息的時候,只見門子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北靜王爺來了。
上官文淵帶著眾人連忙出去迎接,張掖伯府大門口,北靜王水溶從宮轎裡走出來,無論是上官家的人還是往來祭拜的賓客,紛紛跪下迎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