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離別之宴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賈瑜象徵性的從她小碗裡夾出兩個,笑道:“四妹妹多吃一些,等我回來了再給你帶好吃的和好玩的。”
小惜春認真的點點頭,趴在桌上上努力的吃著碗裡的薺菜角子。
用完飯,晴雯和素雲進來收拾,眾人在書房裡又說了幾句話,方才各自散了。
賈蘭興沖沖的拎著一個食盒,飛快的往家跑,賈寶玉被在門口等候的鴛鴦帶去了賈母那,迎春受不得風,和小惜春也回去了。
只剩下林黛玉、薛寶釵和探春三人一路走回去。
探春看著林黛玉央求道:“姐姐在瑜哥兒那發現了什麼,美成這樣,拿出來讓妹妹也美美可好?”
薛寶釵也一臉好奇的看著她,只猜到她得了詩詞,只是不知道寫的是什麼。
林黛玉拍了拍腰間的小荷包,小臉上滿是得意之色,神秘道:“一首作的極好的詞。”
探春繼續央求道:“好姐姐,拿來給妹妹看看唄?”
林黛玉搖頭,探春又低聲下氣的求了幾句,見她還是無動於衷,氣道:“不給算了,我這回去問瑜哥兒要,詞既然是他寫的,他還能記不住嗎?”
說著轉身就走,林黛玉一把拉住探春,連忙道:“你想看給你看一眼便是。”
探春接過來,和薛寶釵一起看了起來,只見上面用鵝毛筆寫了一首詞,字跡清秀工整。
蝶戀花·春景。
花褪殘紅青杏小。燕子飛時,綠水人家繞。枝上柳綿吹又少。天涯何處無芳草。
牆裡鞦韆牆外道。牆外行人,牆裡佳人笑。笑漸不聞聲漸悄。多情卻被無情惱。
看完之後,探春撇撇嘴道:“聽見別的姑娘笑幾聲,他就能寫出這首詞來,可見我們倆之前說的話,他並沒有聽進去多少。”
薛寶釵則讚道:“瑜兄弟果然是有大才之人,只是希望以後能多多拜讀這樣的詩詞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”
林黛玉見她稱呼賈瑜為“瑜兄弟”,不禁呵呵兩聲,表情玩味。
回到梨香院,薛寶釵把剛才默記住的詞用鵝毛筆重新謄寫了一份,只是暗暗可惜不是原稿,默默的再看兩遍,就把宣紙摺疊好放進了書中。
......
賈瑜看著不翼而飛的詞稿,嘆了口氣,晴雯撇嘴道:“虧林姑娘還是主子呢,每一次來都拿二爺的東西。”
賈瑜好笑道:“隨她的意,你要是喜歡,哪天也給你寫一首。”
“我才不要。”晴雯紅著臉,又輕聲問了一句:“二爺說話可要算話,不能騙我這個當婢子的。”
賈瑜颳了刮她的鼻子,笑道:“放心吧,早晚有你的。”
......
第二天,賈政把賈瑜叫到夢坡齋,說了很多去書院讀書時要注意的事項,提到的最多的無外乎是注意安全和身體,不要過度勞累,面對賈政的看著面命耳訓,諄諄教誨,賈瑜感其厚恩,灑淚拜辭而去。
賈母知道後,打發鴛鴦送來一套筆墨紙硯,王夫人則讓金釧兒送來四書五經,賈瑜均拜謝了。
第三天一大早,賈瑜早早的起來,他之前與劉循約定巳時初刻在永勝門碰面,他的諸多行李則由兩個僕人趕著馬車送到書院。
用完早飯後,晴雯牽著眼淚吧差的小角兒和小梨兒站在院門口,默默的看著賈瑜離開的背影。
辰時,賈政攜賈寶玉、賈琮、賈環和賈蘭四人在榮國府西側小門門口置酒相送。
賈瑜先是單獨敬了賈政,又和賈寶玉四人一起飲了一盅,和眾人拜別後翻身上馬,一路朝永勝門而去。
永勝門口,劉循見賈瑜一身白衣,騎在一匹高頭白馬上,璀璨耀眼,惹人注目,自嘆不如道:“就瑜兄這長相,全天下都怕是再找不到第二個,若是有你這張臉,我願意拿我二十年的壽命來換,實在令我豔羨不已啊。”
賈瑜笑道:“容顏易老,唯有學識能永世長存,循兄,須知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”
劉循讚道:“聽瑜兄說話就是長學問,近來都中流傳的都是你的詩作,尤其是那句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,還有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崑崙,實在是把我輩文人風骨刻畫的入木三分,淋漓盡致。”
賈瑜連連搖頭,只道是過譽了。
扶雲書院雖然不遠,但那是以快馬加鞭來計算的,似賈瑜和劉循這般晃晃悠悠,到了地方已然到了午時。
看著眼前亭臺相濟,青舍密密的書院,賈瑜在心裡暗道:惟願這個地方不要負了自己滿腔的熱忱和才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