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息帝國、塞琉古王國、大夏帝國、托勒密王國、羅馬共和國、巽伽王國,亞該亞同盟、帕加馬王國、馬其頓王國等,各自參與戰爭。

時隔半年,國師楊羽率領將近百萬大軍,破西域諸國和大夏王國將之納入大秦版圖,打下安息帝國一半疆域,前有兇猛如斯的大秦帝國,後有塞琉古王國安條克三世兇猛進攻,導致安息帝國扛不住國內百姓的巨大壓力,與大秦帝國簽訂了《兜番條約》,賠償大秦帝國兩百萬兩黃金、一億五千萬兩白銀。

原本想要看大秦帝國是否如同傳聞中那般恐怖,若非傳聞中那般強悍,可以群起而攻之的諸國,紛紛打消了他們的想法。

實在是大秦帝國的實力,恐怖如斯,招惹不起,也不敢惹,也只有阿爾沙克二世那個傻子,為了點財富,居然敢去挑釁大秦帝國的虎鬚。

大秦帝國停止征伐,不代表世界各國選擇停止征伐,但這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,大秦帝國是最大的獲利者,沒有之一。

購買了大秦國債的百姓,也在這場戰爭中吃的肥水流油,都迫不及待想要大秦帝國繼續征戰,他們願意出錢出糧。

但大秦帝國可不敢繼續征戰,不然就會像亞歷山大大帝那般,把自己給撐死。

此戰過後,大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格局,劃分亞洲為中洲,意寓中洲是世界的中心。

大秦九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,安息帝國是這場戰爭中最慘烈的失敗者,疆域被大秦帝國拿下了整整一半,又被塞琉古帝國吞掉了剩餘的四分之一,可謂是損失慘重。

亞該亞同盟直接從歷史中消失,另外一個新的勢力,從亞該亞同盟的軀體上站立了起來。

大秦二十年,經過十二年的消化,大秦已經徹底消化了西域三十六國、大夏帝國,以及安息帝國的一半疆域,大秦帝國的人口,也高達八千萬,常規作戰軍隊的儲備量,也達到了駭人的兩百萬,幾乎是四十個人養一個士卒。

伴隨著大秦帝國的軍隊數量增加,這讓世界羅馬共和國、馬其頓王國、塞琉古王國等國家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,紛紛開始活躍起來,準備組建聯盟,共同抵禦來自東方的這頭巨龍。

在這十二年的時間內,大秦帝國的丞相馮去疾、隗狀、李斯、王翦等老臣,紛紛離開了人世,韓信、樊噲等人也在步入中年的途中,但是一大批新鮮的血液,也加入到了大秦帝國的朝堂軍隊當中。

大秦二十一年,大秦十位公民在安息帝國境內遇難,大秦帝國軍方向安息帝國遞交入境抓捕殺害大秦公民的申請,安息帝國拒絕。

大秦帝國懷疑是安息帝國謀害了大秦公民,向安息帝國宣戰。

同年。

已經六十八歲的大秦帝國國師楊羽,親率百萬雄獅,民夫百萬,屯兵安息帝國國門之前。

羅馬共和國、馬其頓王國、塞琉古王國、巽伽王國共同出兵協助安息帝國抵禦秦軍。

安息帝國國門前,因遭到幾國軍隊頑強抵抗,導致秦軍損失十餘萬終破城。

破城後,國師命大軍屠城,祭奠死在攻城中的將士,以及大秦威儀不容挑釁。

四國聯軍包括安息帝國軍隊俘虜約三十餘萬,全部斬首,不留活口,城中百姓,除青年、年輕女子和小孩外,不論男女,統統斬殺。

此戰,殺敵百萬餘,鑄京覌。

往後安息帝國士卒聽得秦軍打來,丟盔棄甲,百姓更是四散而逃,不足一月,安息帝國全境被秦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,阿爾沙克二世呈上投降書,安息帝國自此隕滅在歷史的長河中。

與安息帝國的戰爭結束後,數十萬大軍直接屯兵於塞琉古王國國門之外,並且揚言塞琉古王國參與戰爭,等同宣戰,甚至對秦軍造成巨大損傷,攻下第一座城,必屠城,致使塞琉古王國距離安息帝國疆域最近城池計程車卒,人心惶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