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句不好聽的,當幾個產品效能差不多的時候。

買誰的都是買,為何不買有關係的?

今天我幫你,明天你的幫我。

這種現象,一時半會還清理不下去。

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國外的裝置比較不錯,但起步階段,依舊打不過國產裝置。

保護本土企業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則是盤根錯節的關係。

這也是為什麼外國企業都喜歡邀請相關人員去國外考察。

這其中的道道,那可就多了。

別說大陸了,全世界都一樣。

次日。

在日川君的陪伴下,武長風來到日立。

日立的一個技術部負責人小野接待了兩人。

從級別可以看出,連一個拍板能決定是否出讓技術的人都沒有,武長風此時已經不抱希望。

當然,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。

儘管武長風已經做好了被人家拒絕的準備。

雙方寒暄了一會,將話題聊到挖機技術上。

小野笑呵呵的對著武長風說道:“武先生,我說話直一點,您接受吧?”

武長風表示無所謂。

小野說道:“日川君前期和我們打過招呼,我也向上級領導層彙報了,領導明確表示,日立的技術是概不出售的。”

“其中的原因不必多說,我們的裝置也在大陸有銷售,不想培養一個競爭對手出來。”

“更何況,還是大陸市場,本土的企業。”

武長風反而問道:“看來貴方對大陸市場有信心?”

小野興奮的說道:“不瞞您說,大陸地大物博,經過開放後,經濟狀況直線上升,必然要投資基礎建築。”

“因為你們國家有個口號,先富帶動後福,那麼修路,架橋是必然的動作。”

“而且,你們的主體是人民百姓,這一點特性,決定了與西方資本主義不同。”

“西方資本家,想要修一條路,他們得考慮能不能收回成本,而大陸卻不這樣想,修路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出行。”

“這一點了,我,小野,非常佩服你們。”

“我們公司也是看中了這一點,大陸將爆發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,這其中,基建首當其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