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長風聽完。

當即傻眼又沉默。

什麼?

還帶這麼玩的嗎?

路興濤有這本事嗎?

和我扯犢子吧?

但腦海突然一震。

武長風想起了在這個時代一些事情。

那就是“地方貿易壁壘!”

又被稱為地區保護!

自從改革後,國家權力下放,地方擁有更多的經濟建設和主導權力。

這就造成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保護地方企業,而給外省的企業設立一些壁壘。

比如:跨省銷售,要加稅。

跨省投資,害怕本地企業被排擠,從而不落地。當然了,如果是投資規模大,足以有誘惑力,或者招商過來的,那就另當別論了。

其中還有斷路橋。

簡單說,就是一個省份或者地級市修路就修到邊界完事,對面道路什麼情況,根本不管。

有人統計過這種情況,甚至還有一個比喻:大陸省與省之間的貿易,和歐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差不多……

大陸內部各省市都打過貿易戰,金融戰,而且不止一次。

其中,80年代的原材料大戰:當時毛衣西裝的消費開始流行,羊毛的需求量大增,供求失衡,價格上漲。

各地一看,這玩意賺錢啊,都在投資建廠。

從而加工本地原材料,獲得經濟收益。

同時,限制本地的原材料流入其他地區。

在這種背景下,羊毛大戰就爆發了,這場大戰因為西北凍結羊毛出省而告終。

當然,如此做法必然自食其果,導致羊毛積壓,損失慘重。

除此之外,還有蠶繭大戰,中藥材大戰,棉花大戰,生絲大戰,肥豬大戰輪番上演。

整個大陸的原材料市場硝煙瀰漫。

隨後,國家看不下去了,大家都是民族,這是搞什麼!

直接整頓野蠻生長的經濟。

這時,因為上一次原材料大戰,導致原材料短缺,產品積壓,市場疲軟,資金短缺,各省開始不由自主的封鎖自己的市場。

禁止本地原材料出口的同時,也禁止外地產品進入本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