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時一個荷蘭的本土企業跑來毛遂自薦,這就是阿斯麥的前母公司ASM國際。

當時的ASM國際是一家半導體裝置代理商,並不涉及技術領域,飛利浦不是很滿意,但在觀望一年遲遲沒有大公司合作的前提下,最終與ASM國際達成了合作。

由此飛利浦與ASM國際各自出資210萬美元,合資成立了阿斯麥,由此開啟了阿斯麥的故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飛利浦當時已經放棄了這一方案,拉ASM國際入夥是希望借其分擔損失,甚至飛利浦不願給該專案一個像樣的辦公室。

可以看到,阿斯麥成立之初,僅僅價值210萬美元!

幸運的是,阿斯麥成立一年就造出了步進式掃描光刻機(型號為PAS2000)。

不幸的是,市場開始追求更精細的光刻機,阿斯麥雖然上岸,但並不拔尖。

此時的阿斯麥狀況並不是太好。

半導體行業被島國壟斷。

當然,想要生產晶片,需要更多的產業鏈聯合合作。

比如在後世,阿斯麥成為光刻機供應商,而晶圓等由島國提供,設計技術和原材料等由老美把持,生產由臺積電,三星支撐。

在現在這個時期,阿斯麥整體不佳,一飛沖天要等到新世紀後,一個被全體行業鄙視的林本堅出現後,阿斯麥才把握住風口,徹底佔領高階光刻機裝置提供商。

而武長風在這個時間節點來到荷蘭,就是要給阿斯麥注資,從而獲得光刻機優先訂貨權。

後世,阿斯麥也曾出現過資金鍊中斷,老東家ASM國際和飛利浦相繼撤銷或減少資金,導致阿斯麥差點破產。

不說技術研發,單單是生產一臺裝置,就需要上億美元,傷不起啊!

武長風這個節點來的剛剛好,恰恰是阿斯麥缺錢的時候。

如果等到阿斯麥緩過勁來,特別是英特爾說服白宮,組建了一個名為“極紫外線有限責任公司(EUVLLC)”的組織,囊括了英特爾、摩托羅拉、AMD等企業,還包含了美國三大國家實驗室,技術和資金都有。

阿斯麥為了獲得技術,不得不在老美建廠。

同時,阿斯麥為了不讓技術斷層,資金斷流,提出“客戶聯合投資計劃”,即接受客戶的注資,願意投資的客戶將成為公司股東同時擁有優先訂貨權。

晶片製造行業3大巨頭:英特爾、臺積電、三星紛紛響應,為阿斯麥注入巨資。

那一年,阿斯麥以23%的股權籌得了三大巨頭53億歐元的資金,而當時阿斯麥全年的淨銷售額也不過47.3億歐元。

武長風就是要在這個計劃還沒推出的時候,用5億美元提前佔領席位!

如果在這個計劃後投資,自己根本扛不住!

這種白撿便宜的事情,時間點剛剛好,機會稍縱即逝,不可不把握!

兩人第一天入住酒店。

同時接見了合作商,愛德華。

自從他在廣交會上進貨空氣炸鍋後,狠狠賺了一筆!

同時,這一項業務還在源源不斷的為其提供收益。

愛德華對於武長風的到來,甚是欣喜。

早早的在酒店等待。

雙方見面後,武長風簡短的介紹下柳條,隨後坐下聊天。

武長風的英語能力不必說,完全不用翻譯。

武長風微笑的說道:“愛德華先生,讓您在百忙之中來到荷蘭,真是麻煩你了。”

愛德華擺擺手,回應道:“實不相瞞,我的妻子就是荷蘭人,經常往返法國和荷蘭之間,正好回家探親了。”

“那好吧,我的愧疚感少了一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