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:咱們賺的是大錢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自習室。
王悅和張蘭揹著圖紙放在講臺上。
下面是王悅的同學,個個露出疑惑的表情。
這是要幹嘛?
平時王悅幾乎不露風頭,是個小透明。
今天她站在講臺上,是有事嗎?
王悅望著下面的同班同學,咽咽口水,有些膽怵。
她們兩個從研究所離開時。
王悅是打算自己翻譯圖紙的。
但張蘭不同意這個方案,這麼多圖紙,努努力,在一個星期內確實能翻譯完成。
但何必這麼累呢,有活大家一起幹。
把任務分擔下去,這樣效率更高。
王悅起初不怎麼同意,她沒做過這方面的協調和統籌的事情。
張蘭勸說:“有我呢,一塊蛋糕自己吃,又累又容易出錯。”
“大家一起幹,分擔的任務少,都能集中注意力。”
“精細分工,這才是未來的主流。”
張蘭的思想有點超前了。
精細分工這個概念在國內還完全沒有新興起來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:工廠想要做一個工件,從下料到預處理表面毛刺,倒角再到焊接等工序。
大多數工廠都採用一個師傅去完成。
名曰:師傅一把手全流程打造。
在沒有改革開放,講究效率的時代,這種工序安排還能應付工程進度。
但在開放後,這種工序很明顯就落後了。
現代工序追求:下料就是下料的活,打磨就是打磨的活,焊接就幹焊接。
不是你工位的活,你給我待著!
精細化分工,能讓各個崗位的技術優勢發揮到極致。
因為工人不用分心去搞的工序,只專心研究自己的工位就行。
所以,張蘭提出,分工合作,任務下包。
這種觀念對王悅是有衝擊的。
但架不住張蘭的一致要求,自己也想快點拿到翻譯費用,只好同意了。
此時的張蘭看著王悅半天憋不出來一句話。
她主動對著下面的學生說道:“大家好,我是王悅室友,隔壁工商管理專業的。”
在這個時代,這是一個非常超前的專業。
還沒有被市場認可和接受。
大陸的管理觀念還處於緩慢轉變的過程。
很多人都認為,在書本上學習管理,還不如下放車間待三年來的經驗快。
因此,當張蘭說出她的專業,下面的同學默不作聲。
這專業……
前景不明啊!
張蘭繼續說道:“是這樣的,大家都是學習日語的,這是你們的優勢,有優勢就不能荒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