趕往中關村。

此時,一些以電子產業為代表的公司剛剛興起。

比如四通,聯想等。

大多數要麼代理國外品牌,要麼自主研發漢卡或是一些財務軟體等等。

這些公司還有幾年的路要走。

進入新世紀後,才是他們騰飛之時。

其實對於武長風設想中的副業,完全不用刻意在中關村。

但武長風多重考慮後,還是把辦公地點放在中關村。

無他。

這裡的人才多!

對於日後的佈局,有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感覺。

武長風在中關村逛了一圈。

進入一棟寫字樓。

一樓大廳牆面掛著各種公司名號的牌子。

大多都是幾個小公司,最大也就十多個人。

對於初來下海創業的人來說,這種起步都是標準的。

武長風甚至在辦公樓內嗅到一股學霸的氣息。

可以這麼說。

在這裡創業的,你不是個大學生,或是沒有從體制內任職過,出門都不好意思打招呼。

武長風來到寫字樓管理處。

簡單詢問一番。

得知寫字樓還有空地,大約1000平方。

租金每年5萬。

在武長風看來,又貴又便宜。

不愧是中關村,地價這就開始上漲了。

當初四通公司起家資本才5萬塊啊!

武長風也不墨跡,二話不說,直接籤合同。

人不狠,站不穩。

花點錢算什麼,幾天就賺回來。

管理方也被武長風大手筆震驚了。

開多大的公司,要這麼大面積?

交了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