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去礦務局打聽一下情況,但又怕傷及雙方感情。

同時也不知道找誰對名單。

加上呂老闆打來電話,魚骨天線到溫州沒三天,全被敲糖幫的子弟包圓了。

已經踏上全國各地,分散開始銷售。

按照呂老闆的估算,一個星期後,將進貨80萬,讓柳條做好生產準備。

此時正是缺人手的時候,柳條也僅僅猶豫一下,就將200名工人登記接收。

現在,拖拉機廠一片欣欣向榮,從原本只有50個工人,翻到250多名。

柳條將大量的精力投入管理之中。

晚上學習武長風留給自己的管理制度,白天用於實踐。

新來的工人確實不好管理,一天天逼事多,幹活倒是可以,但對於規章管理制度不適應。

比如,幹會活就抽菸,搞得車間烏煙瘴氣。

柳條直接將罰款制度大力推行下去,在加上老工人端起架子訓斥不守規矩的新工人,總算讓他們老實一點。

武長風這幾天都沒回工廠。

而是三番五次往經濟改革委員會跑。

這個單位其實就是招商局的前身。

現在只負責協助企業改革和偵查私人稅收。

在過些時日,這個單位就要正式更換名稱,使命也轉變為招商引資,為當地經濟牽線搭橋。

武長風帶著自己這個月的報稅表來到大廳。

顧遠明恰好也在,他很是驚訝一番:“主動報稅?”

“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?”武長風回道。

顧遠明豎起大拇指:“武廠長覺悟真高啊!若是這些私人老闆都像您一樣,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。”

武長風辦理完稅款,和顧遠明說道:“國家早晚要完善這方面問題,應該快了,等個人公司不再受限制,稅收問題就迎刃而解。”

顧遠明笑道:“你上面有人?這種訊息你是怎麼知道?”

“我還知道經改會要變成招商局了,你不打算施展拳腳?”

顧遠明嘆口氣:“我不上也不行啊,領導認為我和私人企業打交道多,可以帶頭做這方面工作。”

“而招商這方面,縣裡也基本定下論調,國企要來投資建廠熱烈歡迎,沿海私人企業也要同樣對待。”

這裡面的“私人企業”並不完全是個人產業。

而是掛靠在鄉鎮或是其他單位的,披著皮的產業。

所有人都心知肚明。

被掛靠單位提供名義上的合法合規,但不參與管理和生產。

每年只拿取一部分掛靠費,幾萬到幾十萬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