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玉:“覺得難聽麼?刺耳麼?”

劉濤搖了搖頭,他作為一個專業學習嗩吶的學生,現在看王玉就和看神仙一樣,剛剛王玉的演奏並不複雜,可是王玉的水平絕對是劉濤見過最高的,尤其是王玉天馬行空的想法,更加讓劉濤佩服不已。

劉濤自己以前就玩過用嗩吶演奏其他音樂,但是被抨擊的一無是處,最終不得不停止自己的行為。

同他一樣,作為一名年輕學子,有幾個能有太強大的抗壓能力的。

王玉:“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沒有任何一種樂器是無用的,音樂無國界並不是說說而已,動聽的音樂能打動任何人,不管它來自哪裡,除非對方是一個情感障礙者。”

傳統戲曲和民俗小調過時麼?

未必!

即使民樂民俗如此落寞的今天,那些頂級的表演藝術家帶來的表演一樣震撼人心,一樣能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。

但是我們國內發展的太晚,曾經遭受的外來資訊衝擊太大,所以現在才會有了青黃不接的局面。

戲曲這種藝術形式,為什麼會在華夏大地上傳承千年不衰?

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,有史以來,它都在不停的更新,創造著新的話本和戲曲。

但是在新世紀以來,這個更新創造的過程停止了,甚至因為某些原因還倒退了。

不管你的藝術表演形式有再優秀,一段陳詞唱了幾十年,唱了幾百上千遍,你還怎樣去引起現在年輕人的共情?

簡單來說就是,過時的不是戲曲藝術,而是那種已經被唱了幾十上百年的傳統戲劇。

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創新。

在王玉穿越前的世界裡面,出現了不少帶有傳統戲曲唱腔的流行音樂,在王玉看來,那就屬於是一種創新,雖然在創新的這條路上,才剛剛開始起步。

但從那些音樂的受歡迎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,這種傳統的戲曲形式並沒有沒落。

與之相對的,民樂就更不應該沒落,因為民樂所代表的並不僅僅只是傳統戲劇,它可以應用到所有的音樂形式裡面。

王玉所準備的曲目裡面就有把西方曲目改編成民樂的表演形式。

這很困難嗎?

一點兒都不困難!

甚至還可以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。

不僅同樣的震撼人心,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加出彩。

王玉表演的一小段嗩吶,只是給學生們增加一點信心,如果不是時間來不及的話,他甚至可以把所有的民樂器給玩個遍。

說白了,樂器無非就是管絃和敲擊兩種,而這兩種在民俗樂器中都不缺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