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玉現在的一句話,竟然讓鍾教授有些熱血上頭的感覺,似乎年輕時的衝勁都又回來了。

鍾教授強行壓下自己的衝動,畢竟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熱血少年了,理想是理想,現實是現實。

鍾教授:“說實話,王玉你說動我了,我也不攔著你了,既然你執意如此的話,那就先在民樂系教上一段時間看看吧,我只能為你做好後勤工作,放手去幹吧,不過也不要耽誤了你的鋼琴練習,那才是你現在立足的根本。”

鍾教授的想法很簡單,王玉的音樂水平之高,是非常罕見的,或許他會在民樂這條路上撞個頭破血流,但也有可能闖下一片新的天地。

雖然鍾教授對此不抱很大的希望。

但是對於年輕人的想法,鍾教授還是表示理解和支援的,只是讓王玉給自己留好後路,免得再撞的頭破血流之後一蹶不振,又白白浪費了鋼琴上面的天賦。

王玉當然知道鍾教授的想法,但是在王玉心裡,華夏就是最好的。

雖然王玉喜歡也鋼琴,但那是因為音樂無國界,可是同樣的,音樂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。

我可以學習鋼琴喜歡鋼琴,但是要是選擇一個領域讓自己出名的話,王玉寧願選擇玩個嗩吶。

這不是王玉裝,在遇到趙美玲那次,對方說車子的事情的時候,王玉就感覺不舒服,難道國外的月亮就會比國內的圓?

從那之後,王玉沒少觀察,像這種想法,在網路上到處都是,如果是二十年前,說這種話可能還會有些可能,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確實比不上人家。

但是,我們現在已經迎頭趕上了,大多數方面我們並不比對方差,甚至在民生當年要比對方好的多。

這隻能說是受上一代一部分人的影響了,那些所謂的精英階層,比起來普通民眾確實有更多的發言權。

王玉不想去爭辯誰對誰錯,只能說是時代變了,還有太多人都停留在老思想上面。

就比如蘇明哲那樣的,他在國外就生活的好麼?如果當初他選擇學成回國,恐怕生活要比在國外好的多。

吳非有句話說的很現實,不是他們不願意回來,而是他們身上承載了太多上一輩人的期待,他們根本就回不去。

他們在國外混個綠卡太不容易了,像他們那種在國外奮鬥了這麼多年,所有的青春、汗水,還有高昂的稅金,都撒在了國外的土地上。

在國外,像蘇明哲那樣的,好不容易混上綠卡,在國外立足,如果說突然宣佈要撤出國外,選擇回國,別說是同事同學之間笑話,就連辛辛苦苦供他們出來的二老、親戚朋友、兄弟姐妹,哪個人都瞧不上他們。

所以啊,有時候,很多旅居國外的華人不得不打腫臉充胖子,死活賴著不走,嘴上還得一直吹噓國外好,更不能說回國的事兒。

不是他們不願意回來,而是不敢回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