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這種形式,再過幾年很快就會給改版,不會有一成不變的政策。

當下主要任務還是要打造自己的產業鏈,這樣除了規模外,還意味著精度和質量體系的建立。

在行業範圍內,要做制定標準的,而不是執行標準的。

對於這類事關企業發展的問題,只要是戰略性的,大劉對李杉從來是言聽計從。

畢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用手裡有限的資金,盤活這麼大的資產,李杉的點子和想法從來沒有出過錯。

這次收購這個企業,那些前期幫著做鋪墊的,大劉也讓他們個個滿意。

只是後來李杉提了一句,要經常走動,但不能走的太近,特別是那些胃口大的,一旦一個出事,就得帶出來一串。

企業管理團隊,也已經打造出雛形,這一類的具體事務,李杉也從不插手,只是在個別的關節點上,偶爾提上一兩句。

大劉對李杉所表現出的,種種不像小孩之處,也已經習慣了。

偶爾還半開玩笑的說,你這小子怕不是“甘羅,”轉世吧?這個腦子,比大人還好用。

李杉的回答是,人家“甘羅,”十二歲都拜相了,我這才混到高一,也沒有可比性呀!心裡暗想著“甘羅”,會不會也是穿過去的。

那你也比一般的大人都強。這是大劉的原話。

對李杉提出的建議,那是毫無保留的言聽計從。

隨後的一段時間,李杉也沒再提出擴張的建議,畢竟打好基礎,才是王道,根基要是不穩,那就會飛的越高,摔得越慘。

這幾家企業能穩定發展了,一年拿出幾千萬當分紅,還是不成問題的。

這個暑假,在李杉的提議下,徐東風決定出去玩上一個月,可是才第二天,徐局長就被叫回來了,工作性質的事,他也沒辦法。

大劉陪著玩了三天,就說放心不下各個廠裡的事,也回去了。

只剩下三家的娘們孩子,慢悠悠的去轉各處景點。

本來是沒想起來,該怎麼報答徐東風,才提出一起出來玩的。

報答徐東風,只是給錢,是肯定不行的,但現在李杉又沒有別的什麼好辦法。

而且徐東風是拿李杉當兒子養的,平時比親爹還要嚴厲,只是沒想到這個兒子給他這麼省心。

看著大劉和李杉弄出這麼大一攤子,他也沒有多麼在意,也只是提醒一定要遵紀守法。

······

玩的開心,覺得時間過得就快,一個多月的時間轉瞬即逝。

三家的家屬隊伍,回來以後,還得各過各的日子。

李杉對李燕說:要不等開學以後,我再跳一級,和你一塊上高三。

要是這樣的話,上大學咱也能一起上,到時候我也能照顧你。

只要你能跳,那也行,不過吧,到時候誰照顧誰,那可不一定?

別看我年齡小,可也是個男爺們,肯定是我照顧你。

那行,你這個男爺們,先去輔導小妹,讓小妹把暑假作業寫完了。

李杉一時無法反駁,只得進屋去看著小妹寫作業了。李燕轉身收拾房間,忙活家務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