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政聽得越來越煩,扭頭看向李信:“這些人,如此無禮,掌嘴。”

儒生們懵了:我們無禮?我們是最懂禮的啊。

於是儒生們又開始鐵骨錚錚的覲見。

其中一人站出來說道:“做帝王的,應當虛懷若谷,有容人之量,怎麼能動不動就打人呢?”

有另一個人站出來說道:“陛下親近佞臣,聽不得忠言直諫,長此以往,大秦豈不是會……”

嬴政喝了一聲:“李信,你還在等什麼?”

李信無奈的搓了搓已經打得發麻的手掌,然後走到那些儒生跟前,又是一陣噼裡啪啦的痛揍。

一刻鐘後,儒生們都老實了。因為李信重點照顧了那些說話說得多的儒生。

等他們安靜下來之後,嬴政淡淡的說道:“朕召你們來,是詢問祭祀泰山之事。爾等可知道其中的典章禮儀啊?”

儒生們聽嬴政問到禮制,不由得心裡發癢。

雖然剛才被嬴政打了,他們心中十分生氣,但是依然忍不住想要發言。

其中一個儒生侃侃而談:“祭祀泰山,乃是與上天溝通。而上天有好生之德,陛下想要取得上天之歡心,必須重在德行,實行仁政。”

嬴政:“……”

他有點懷疑這些儒生是不是腦子有問題,自己問的是封禪泰山的事,怎麼話題歪到仁政上面去了?

儒生說了一大堆,什麼巧言令色鮮矣仁,什麼君子遠庖廚之類的話。

然後話題才拐了回來,向嬴政說道:“因此,陛下在祭祀的時候,要體現仁。何謂仁?體恤民力謂之仁。愛惜萬物謂之仁。”

“因此這祭祀嘛,不能鋪張浪費,要一切從簡。不能大興土木,傷及山上的禾苗野獸。”

嬴政:“……”

他有些不悅的問道:“那具體應當如何做呢?”

儒生說道:“首先,在登山之時,要用蒲草將車輪包裹起來,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。”

“其次,在祭祀的時候,不要鑿石築壇,只在山上掃出一條小路來,勉強登上山頂,選一個平整的地方,唸誦祭文便可以了。”

“封禪泰山,重要的是一個心誠,而不是什麼排場。”

嬴政冷笑了一聲:“簡直是荒唐。你們口中所言,還不如小民祭祀祖宗。你們就不怕怠慢了上蒼嗎?”

另一個儒生站出來,爭辯道:“只要陛下心思誠懇,上蒼就不會覺得受到了怠慢。若陛下心懷暴戾,則此為假仁而非真仁。那麼排場再大,也是毫無用處。”

嬴政看向淳于越:“你是當世大儒,你以為如何?”

淳于越躬身說道:“臣以為,諸生之法不可取。”

齊魯兩地的儒生勃然大怒,頓時指責淳于越乃是儒家敗類,背叛了先賢哲人的教誨。

淳于越如同老僧入定,對這些指責充耳不聞。

李水感慨的對李信說道:“李兄,如今姐丈已經深得我真傳了。”

淳于越:“……”

嬴政問淳于越:“諸生之法,為何不可取啊?”

淳于越說道:“祭祀泰山,最重要的是展現天子威儀。諸生的祭祀之法,與普通百姓何異?”

“如此祭祀,豈能溝通上蒼?如此祭祀,上蒼知道誰是天地之主嗎?若陛下不能與上蒼溝通,那展示再多的仁,又有何用?”

“諸生本末倒置了。陷入到虛幻的仁義之中,聽起來固然堂堂正正,無法反駁,其實是魔障了。忘記祭祀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了。”

嬴政聽得哈哈大笑,說道:“淳于博士這番話,令朕刮目相看啊。想不到你我君臣二人,竟然也有想到一塊去的時候。”

淳于越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