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議的第一項內容,就是關於祭祀泰山的。

淳于越和李水分別將那天的話說了一遍。

隨後,嬴政詢問朝臣的意見。

周青臣最先站出來了,拱手說道:“臣以為,應當坐火車。”

隨後,他說了一番坐火車的好處,什麼舒適、時間短、速度快……

幾乎是把李水的話又說了一遍。

鸚鵡學舌,淳于越滿臉不屑。

周青臣贊成李水,淳于越並不在意,誰都知道姓周的是謫仙的狗腿嘛。

隨後,李信又站出來了,也說了一些坐火車的好處。

淳于越也不在意,畢竟李信和李水好的穿一條褲子,咸陽城的朝臣都知道。

但是緊接著又有幾個朝臣站出來,贊成坐火車。淳于越就有點奇怪了。

這些朝臣,和謫仙走得並不太近。甚至大家一塊飲酒的時候,他們還附和著講過有關謫仙的段子。

怎麼他們也贊同坐火車了?真是奇哉怪也。

緊接著,又有幾個朝臣站出來了,同樣贊同坐火車。

淳于越更吃驚了,這幾位朝臣,曾經在朝堂上被謫仙駁的啞口無言,十分丟臉。

他們應該對槐穀子很惱火才對啊,怎麼今日全都在贊同他?

難道……槐穀子當真威脅了他們?

淳于越剛剛想到這裡,發現有幾個儒生竟然也站出來了。

不出所料,這幾個儒生竟然也支援槐穀子。

淳于越快瘋了。

滿朝文武,除了那幾個重臣之外,其他人好像都贊同坐火車。

這……這世道究竟是怎麼了?

我為何越來越看不懂了?

淳于越陷入到了自我懷疑之中。

難道……天子六駕,真的要拋棄了嗎?難道火車就要從此大行其道了嗎?

可是……為什麼?為什麼突然之間,大家都改變了態度?這火車,當真有這麼大的魔力嗎?

最後,淳于越看了看李斯和王綰等人。

這些人也驚奇不已,不知道周圍的朝臣究竟在想些什麼。

他們站在了淳于越一邊,開始據理力爭。

最後,淳于越的十分動容的說道:“陛下,祭祀泰山,是何等隆重莊嚴之事,豈能為了貪圖方便,就坐火車呢?”

“更何況,這火車恐怕也未必像謫仙說的那樣好。濃煙滾滾,聲如巨雷,坐在上面,恐怕耳朵都要震破了。”

“若火車驚擾了泰山上的神靈,如何是好?”

王綰和李斯等人,也都點頭稱是,一臉誠懇地勸說嬴政。

嬴政沉默了一會,最終還是點了點頭,說道:“罷了,那就坐馬車吧。”

朝中大事的決議,到底還是得看重臣的意見啊。

更何況,坐火車祭祀泰山,確實是從未有過的事,嬴政心裡面也不免犯嘀咕。

情有可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