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守已經設下酒宴,熱情款待伏堯。

席間,郡守熱情的問道:“不知道公子帶來了多少兵馬啊?”

伏堯說道:“三千人。”

郡守哦了一聲,有些擔憂的說道:“三千人……恐怕不是太多啊。”

伏堯微微一愣:“三千人還不多?當年我師父和李大將軍,三千精兵便擊敗了項梁。這夥山賊這麼厲害嗎?”

結合進入九江郡以來,郡守的種種行為。伏堯心裡忽然有點不安。

難道……這三崑山上的山賊,不僅僅是山賊那麼簡單?

難道……他們是比項梁還要難以對付的反賊?

否則的話,郡守何必如此小心翼翼?何必為了對付一夥反賊,竟然要祭祀黃帝?

一時間,伏堯感覺自己肩頭的擔子更重了。但是與此同時,隱隱約約的,又有一種興奮的感覺。

這樣才有成就感嘛,本公子就是來力挽狂瀾的。

想到這裡,伏堯忽然有了靈感,從懷中掏出一個小本來,用商君別院新研製的鉛筆,在上面草草寫下:連環畫創意之伏堯公子大破賊軍。

幾輪酒過後,郡守乾笑著說道:“公子,你要不要添一些兵馬?”

伏堯:“嗯?你這裡有多少人?”

郡守說道:“本郡可以助兵兩千人。”

伏堯愣了:“一個九江郡,只有兩千人嗎?”

郡守有些臉紅:“那些山賊,不容易對付。”

其實軍中只剩下兩千人,倒不是因為戰鬥減員。大多是之前攻山的時候,不熟悉山路。有的崴了腳,有的摔斷了腿。

死倒沒有死多少人,但是受傷的不少。

伏堯終於有點忍不住了,好奇的問道:“三崑山上的山賊,究竟有多少人?”

郡守支支吾吾的說道:“這個……賊人的人數倒也無所謂,只是個個悍不畏死,實在難纏的很。”

其實三崑山上的山賊,全盛的時候也只有三百人。只是仗著地形險要,易守難攻,才和朝廷周旋到現在。

而平定了項梁之後,朝廷要拿下三崑山,已經是輕而易舉的事了。

只是……誰知道三崑山忽然邪門起來了呢?

三百這個數字,郡守就算再厚臉皮也說不出口啊。因此只能一個勁的吹噓那些山賊多麼不要命。

伏堯想了想,對郡守說道:“你那兩千人,就留下來守城吧,剿滅這山賊,靠我的人就可以了。”

伏堯倒不是輕視山賊,他是覺得九江郡的人怪怪的,如果用了這兩千人,沒準會被這些蠢貨傳染,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……

吃過了宴席之後,伏堯就派出去了哨探,開始探查三崑山的情況。

其實這些情況可以直接問郡守,但是伏堯想了想,還是算了。

這些人都神神叨叨的,萬一得到了錯誤的情報,反而更糟糕。

當天晚上,伏堯就在壽春城睡下了。

第二天早晨,他剛剛吃過早飯,郡守就帶著壽春城的大小官員來了。

郡守恭恭敬敬的說道:“伏堯公子,下官已經準備好了,公子要不要親自祭祀一番?”

伏堯:“什麼東西?”

郡守說道:“上次下官祭祀黃帝,似乎沒有請到神靈。或許是下官官職卑微,不足以溝通上蒼。而伏堯公子身份尊貴,或許可以與黃帝相見。”

伏堯徹底懵逼了。

都說楚人好鬼神,多信奉巫術。可是這郡守是秦人啊,怎麼也這樣了?

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入鄉隨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