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報紙大概寫了一下劉季等人買了化肥之後,顆粒無收的慘狀。以及他們索要賠償被無情拒絕的經過。

在文章當中,記者曾經向劉季發問,為什麼不報官。

劉季回答說,到了咸陽城之後,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報官,但是沒想到咸陽城中的官吏膽子很小,聽說他們要狀告謫仙,不由分說就把他們痛打一頓趕了出來。

記者又好奇的問,這究竟是哪一位官吏。

劉季想了想,只說出來一個廷尉李斯。

記者很認真的記錄下來了。

然後記者又問,有沒有試著去別的官吏家中尋求幫助。

劉季說,他曾經打算去內史府狀告謫仙,但是聽說內史趙騰是謫仙的人,因此沒敢去告。

最後萬般無奈,找到了報社,希望能獲得幫助,伸張正義。

記者很熱情的邀請劉季去商君別院對峙,但是劉季拒絕了。

據他說,他是擔心謫仙報復。

其實劉季真正的心思,是想把事情鬧大了再去和謫仙談判。

到那時候,是謫仙親自來見他,而不是他去見謫仙。

當然了,這種心思劉季是不會告訴記者的。

記者本著中立客觀的原則,將這一切都記錄下來了。

在文章的最後,記者說他們曾經去商君別院詢問謫仙的看******仙說,關於劉季的事情,已經派人去調查了,在真相出來之前,他不會妄加推測。

但是他可以保證,商君別院絕不會賴掉賠償。

報紙的內容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,並且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。而各方的反應,是不一樣的。有些人,是純粹被殃及池魚了。

比如李斯。

他看完報紙之後,就氣的把飯碗給砸了。

“這報紙什麼意思?這些記者是什麼意思?老夫怕了謫仙?所以把狀告他的人打出去了?真是豈有此理,真是豈有此理!”

李斯覺得而自己快瘋了。

但是……除了在家中發火他能怎麼辦?

昨天是不是把劉季一夥人打出去了?是啊。

昨天是不是因為不想得罪謫仙,所以把人打出去了?是啊。

哪還有什麼可爭辯的?

更何況,報社一夥人背靠著伏堯公子,硬氣的要命,真要上門去鬧,人家也未必怕了他。

更為關鍵的是,萬一鬧完了之後,這些記者再添油加醋的寫上一番,那可就真的丟人丟到家了。

現在幸好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,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謫仙身上。

既然如此……那就忍氣吞聲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只求百姓趕快忘了這張報紙,不要再提起自己來了。

李斯嘆了口氣,有些頹然的坐在席子上,心想:莫非老夫真的怕了謫仙?怎麼可能……

嘴上說著不可能,但是李斯有些驚慌失措的發現,也許自己真的是怕了。

年輕時候的勇氣和闖勁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不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