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臣之間的鬥爭,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。

李斯敗了,別人就有了出頭的機會。誰願意開這個口呢?

這時候,李水一臉嚴肅的站了出來,對嬴政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,廷尉大人乃忠貞之士,絕對不會謀反。”

朝臣:“???”

槐穀子這傢伙是不是吃錯藥了?他向來最喜歡誣告別人謀反,現在怎麼會幫人開脫?

嬴政也有點納悶的看著槐穀子,不知道他在搞什麼。

李水一臉感慨的說道:“廷尉大人,是一位能臣啊。為我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。這樣的人,豈能輕易降罪?”

“臣懇請陛下,認真調查一番,若廷尉大人真的有不軌之舉,再殺了他也不遲。”

嬴政聽到這裡,心中微微一動:是啊,昔日秦滅六國,李斯出謀劃策,確實立下了不小的功勞。如果今日殺了他,後世的人怎麼看朕?沒有容人之量?可以共苦不能同甘?

其實,嬴政是不相信李斯有謀反之心的。原因很簡單,李斯是個聰明人,應該可以看出來,謀反沒有任何出路。

嬴政想要治李斯的罪,無非是告誡天下官吏,引以為戒罷了。

現在被李水這麼一提醒,嬴政已經改了主意。

這隻猴子,不能李斯來做,得換個人。

於是嬴政點了點頭,說道:“槐穀子,言之有理。”

嬴政採納了李水的意見,決定派人調查李斯一番,再做定奪。

如果李斯真的有問題,到時候再降罪也不遲。

當然了,那樣的調查,多半就淪為了走過場了,李斯有沒有罪,能不能找到證據,不全是看皇帝的態度嗎?

進過李水的仗義執言,李斯被保下來了。趙佗的彈劾,變成了一件待調查的案件而已。

李斯沒有受罰,甚至沒有受到皇帝的訓斥。

朝議結束,百官緩緩地向外面走。

李斯走到李水面前,向他行了一禮:“老夫,多謝謫仙仗義執言。”

李水正色道:“廷尉大人何必謝我?本仙也只是陳述事實罷了。”

李斯感慨的說道:“往日,老夫對謫仙有些偏見,真的是錯了啊。”

李斯謝過之後,還有不少朝臣都來向李水道謝。

他們都是李斯一黨的人。如果李斯倒了,他們也沒有好果子吃。因此對李水還是很感激的。

李水一臉謙遜的安撫了他們幾句。然後和李信一塊,笑眯眯的走了。

李斯走的很慢,他有點不解:這個槐穀子,究竟是怎麼回事?平白無故的,他為何要救我一命呢?

直到李斯回到家中,管家對李斯說道:“主人,我最近聽說了一件事。”

李斯嗯了一聲,心不在焉的說道:“何事?”

管家說道:“近日,趙佗一直喬傳打扮,頻繁出入於商君別院。之前他曾經被撞見了幾次,但是那人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趙佗。”

“可是今日散朝之後,趙佗直接去了商君別院,連改裝都沒有。”

“因此小人連忙來告訴主人,這個趙佗,可能投靠了槐穀子。”

李斯欲哭無淚:“你這訊息,也太及時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