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明被殺,在朝臣之中沒有激起什麼水花,在皇宮之中,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。但是對於胡亥母子來說,無異於驚濤駭浪。

胡亥被嬴政幽禁之後,能夠每日見到的人,除了每日送飯的宮人,就只有他的母親胡姬了。

對於這個唯一信任的親人,胡亥不能再有所保留,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,把自己的所有計劃,都跟自己的母親說了。

每天就像是閒聊天一樣,吐露心聲。

所以,胡姬知道季明是胡亥的人。

季明和胡亥謀劃著要挑撥離間,散佈關於淳于越的流言的時候,胡姬是不太同意的。

在她看來,散佈這樣的流言,對於槐穀子和淳于越,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傷筋動骨。

這流言,也沒辦法讓他們反目成仇。

畢竟,槐穀子和誰的關係都算不上融洽,而淳于越又是個公私分明的人,多半不會因為這個對槐穀子打擊報復。

但是胡姬看見自己的兒子每日魂不守舍,對伏堯和扶蘇兩位公子恨的咬牙切齒,嫉妒的差點要發狂,她就不忍心再攔著了。

就當……就當是讓兒子發洩一下心中的憤怒吧。

胡姬本以為,這件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覺,讓胡亥出出氣也就完了。

誰能想到,季明居然被殺了,這件事居然在短時間內,被皇帝徹頭徹尾的查出來了。

胡姬知道,胡亥和季明的關係,不可能瞞得住。

無論皇帝有沒有審問季明,胡亥都已經暴露了。

現在胡亥已經被幽禁了,如果陛下發現他在暗中做這種事,會不會雷霆大怒?

皇家最無情啊,自己這個兒子,會不會保不住了?

胡姬心神恍惚,急的團團亂轉。

而胡亥從季明被殺的那一刻起,就好像變了個人一樣,整天躺在矮榻上發呆,似乎已經放棄一切了。

胡亥,確實已經放棄一切了。

就算自己的父親不動殺念。沒有了季明,自己和外界的一切聯絡都被切斷了。

這一生,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。

胡姬看著自己的兒子,憂心不已。

胡亥如果死了,她會傷心欲絕。在傷心欲絕的同時,還會惶恐不安。

母憑子貴,母憑子貴。失去了兒子之後,她在宮中的地位定然一落千丈。

孤獨到老,那是比較好的結局,也許某一天,不小心得罪了皇帝,就被賜死了。

也許某一天,陛下仙去,新皇登基,自己很可能要陪葬。

最後胡姬在困境之中,輾轉反側了很久,還真的讓她想到了一個方法。

胡姬想起來,自己在宮人之中,並不算太出色,若論其美貌來,比虞美人等人要差一點,但是有一段時間,皇帝很寵幸自己。

為什麼?

因為自己身上有胡人血統,穿上胡服,作起胡音,甚至偶爾做出不知禮節之舉,陛下會興致盎然。

由此可見,當今天子,並不是墨守陳規、庸庸碌碌的君主,而是開拓進取,喜歡接受新東西的人。否則的話,也不會任由槐穀子胡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