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二章 賞萬錢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嬴政對伏堯很滿意。
滿意就滿意在,伏堯用一種新穎的方式,解決了他一直擔心的問題。
這個問題,就是如何統治龐大的大一統國家的問題。
古往今來,能開疆擴土的君王很多。但是能維持住龐大領土的,就有點少了。
蠻夷戎狄的地盤,並非雄才大略的帝王不想要。而是要了之後,得不償失。
不毛之地,不長莊稼,需要派兵鎮守。那麼多兵丁,需要消耗多少糧食?成千上萬裡的運糧,又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?
那些少數民族,不能將他們一股腦的殺光,於是又要防止他們隨時叛亂。
一旦這些被納入版圖的少數民族做大,反而會反噬中原王朝。
這樣林林總總算下來,倒不如嚴防死守,把少數民族限制在貧瘠之地。反正中原王朝已經佔據了最適合農耕的中原富庶之地。
所以,戰國時候,秦、燕、趙三國,在北方邊境修築長城,其實是最經濟划算的辦法。
不過,這樣的辦法對平庸的守成之君沒什麼問題。但是對於雄才大略的皇帝,就有點不甘心了。
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鼾睡?
像嬴政這種人,如果不是理智在攔著他,否則的話,他早就出兵匈奴了。
但是李水和伏堯的辦法,讓嬴政看到了長期統治匈奴地盤的希望。
依靠金銀銅鐵等等礦產,讓佔領北疆不再是虧本的買賣。只要有利可圖,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可能永遠成為大秦的地盤。
另外,匈奴人對大秦的認可越來越高,可以想見,數百年甚至數十年之後,匈奴人會徹底的融入到秦人之中。
而伏堯修路的辦法,讓中央到邊疆的時間越來越短。一旦有事,這條運糧的通道,會迅速變成運兵的通道。
而伏堯的成功,也給其他地方提供了範例。
如果南越、東越、東胡……等等地方,都修築了這樣的大道。那麼各地之間互通有無,聯絡越來越強,即便有人想要列土分疆,也不可能了。
想到這裡,嬴政暗暗下定決心,回去之後,要加緊馳道的修築。
修馳道,是早就決定好的事。但是工期一直不太盡如人意。
而依靠刑徒來修路,勢必要嚴刑峻法。有了胡亥的教訓,似乎也不太可靠。
既然如此,不如試試伏堯的辦法?招納一些商賈出資,然後招募黔首修路。
如此一來秦,黔首賺得了錢財,馳道也可以迅速完成,皆大歡喜。
不不不,如今朝廷府庫充足,也用不著商賈再出資了。
如果……把朝廷看作一個大商賈來出資呢?那麼將來馳道運營所收穫的錢財,不就歸於朝廷所有了嗎?
如果順利的話,民不加賦,而朝廷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益啊。
嬴政越想越美,忍不住又拍了拍伏堯的肩膀:“好,好啊。”
伏堯謙虛的笑了。
以前嬴政喜愛伏堯,是基於一個父親對幼子的喜愛,以及喜歡伏堯聰明伶俐。
但是這一次,嬴政看到了伏堯的施政能力。尤其是馮刃疾彈劾伏堯之後,伏堯坦坦蕩蕩,講述了自己的施政經驗。
嬴政更加確信,伏堯的施政能力是貨真價實的,並不是故意表演出來的。
想到這裡,嬴政看了馮刃疾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