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人已經打算要買一些回去了。

嬴政一邊喝茶,一邊隨意的問伏堯:“如今這義渠城中,有不少騙子,你可想過措施啊。”

伏堯說:“兒臣一直在想措施。每一種騙術出來之後,就會命專人研究,然後制定相應的策略,不出十天,就能杜絕這等行為。”

胡亥乾笑了一聲:“然而,十天的時間,也足夠騙很多人了。若騙術層出不窮,義渠城就一直要忙這件事嗎?”

伏堯也不著急,慢條斯理的問:“若以兄長之見,應該怎麼做呢?”

伏堯說:“當然是發現一個騙子,就殺一個騙子,等這些騙子殺光之後,自然就清明瞭。”

伏堯好奇的說:“照這麼說,夏商周三代之所以滅亡,是因為殺的人不夠多了?兄長這治國策略,倒是簡便易行啊。”

伏堯沒有一條一條的反駁胡亥,因為這根本用不著反駁。以嬴政的眼界,當然知道胡亥的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。

果然,嬴政淡淡的說道:“法家之道,不僅僅是殺人那麼簡單。”

說了這話之後,嬴政就有些失望的看了胡亥一眼。

原本他覺得胡亥所尊奉的是法家之道,很合自己的胃口。但是接觸的越多,越發現胡亥只是學了一個皮毛而已。

一味的嚴刑峻法就是法家嗎?不,那是桀紂一樣的暴君啊。

有了胡亥做對比,嬴政再看伏堯的時候,就越發的覺得自己的兒子優秀了。

他微笑著問道:“方才你兄長說的,若騙術層出不窮,你又該當如何?”

伏堯說道:“兒臣已經和北地郡的大小官吏討論過了,我們一致認為,百姓上當,無非是貪念在作怪而已。”

“百姓有貪念,是因為窮怕了。他們長期食不果腹,衣不蔽體,辛勤勞作,卻難以獲得什麼收入。”

“因此,這些百姓突然見到了一筆橫財,怎麼可能不動心?他們即便心中有疑惑,也想要試一試。畢竟……如果是真的,那這一生就不用再受窮受苦了。”

“所以,兒臣以為,想要禁絕騙子,只是殺人是不夠的,治標不治本。要尋其根源,使百姓富足起來。”

“若百姓人人有一個可靠的營生,憑藉著辛勤努力,就能出人頭地,就能過上好日子,他們對騙子的抵抗力自然就高了不少。”

嬴政點了點頭。

伏堯又說道:“還有,人的貪念畢竟是無止境的。即便是富甲一方的人,也喜歡再多聚斂一些財富。”

“因此,兒臣的第二個辦法,就是派人廣為宣傳騙子的各種手段。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夠明白。如此一來,騙子成功的機率,就大為降低了。”

“這些騙術看起來複雜,其實兒臣找人研究過之後,發現都是萬變不離其中。他們依靠著人的貪念,有不同的變種而已。只要琢磨透了,是完全可以預防的。”

“等百姓對騙術有了防禦之力,又能夠看穿騙術。那些騙子自然無法生存下去,會做一些正當的營生。”

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:“好,你做的很好啊。朕看得出來,你在施政上面很用心。你經常和官吏討論議事?”

伏堯說道:“是。兒臣深知,兒臣年紀幼小,必定欠缺經驗,因此不會剛愎自用。每一條政令,都要找來官吏,讓他們當場討論。正反兩方面的意見都要聽。”

“兒臣發現,任何一條政令,都不是完全有利的,也不是完全有害的。兒臣要做的,就是留心聽取群臣的意見,最後拿定主意,選擇那些對百姓有利比較多的,有害比較少的。”

“而且一條政令釋出出去之後,也不是萬世不易的。兒臣還特別派出去了一些人,打探百姓們的想法,看看新的政令在施行過程中,他們有沒有受到損害。”

“這些意見呈上來之後,兒臣會酌情對政令進行修改。”

嬴政點了點頭。

他忽然發現,自己這個幼子,比自己想象的要成熟很多。

嬴政誇讚了伏堯兩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