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果李水接著說道:“伏堯只學到了一點皮毛而已。進步的空間還很大。”

朝臣:“……”

嬴政:“……”

李水看著眾人詫異的目光,心想:我替自己的徒弟謙虛一下,不行嗎?有問題嗎?

正在這時候,伏堯的戰陣之中,也發出砰地一聲,隨後一聲巨響在天空中炸開。

這一聲,像是作為一種回應。

郡尉喜道:“伏堯公子知道我們來了,快,尋個高處,傳遞訊息。”

隨後,有小卒站在一塊巨石之上,掏出來了兩面旗幟,不停地揮舞。

而另一個小卒,則舉著望遠鏡,一邊觀察對面,一邊向揮旗的小卒口述。

李水看的目瞪口呆:旗語?這小子有創意啊。

不過想想也很合理,望遠鏡已經發明出來了,旗語就不是問題了。

萬軍陣中,本來就有靠旗幟傳遞訊息的傳統。

最普遍的,莫過於本營的大旗到了哪裡,士兵們便向哪裡衝。

很低效的傳播方式,所傳播的內容也很低端。但是在瞬息萬變、人喊馬嘶的戰場上,也只有這樣的方式了。

所以,也會出現偶爾大旗倒了,士兵們變成了沒頭蒼蠅,四處亂走,甚至一鬨而散的現象。

如今發明瞭望遠鏡,這些常年打仗的將領迅速的把它和大旗結合起來,發明了簡單的旗語。

現在的旗語,和未來的旗語,恐怕是不一樣的,但是他們的原理都差不多。

李水舉起望遠鏡看了看,發現伏堯的大戰之中,也出現了兩面小紅旗。

舉旗的小卒被幾面盾牌牢牢遮住,只露出兩面旗來,上下揮動。

很快,負責旗語的小卒回來了,對郡尉說道:“大人,公子說了,讓你從容排程,不要著急,這一夥賊人,曾經劫殺商賈,禍害百姓,受傷沾染了三十條人命之多,今日務必將他們全部殲滅,一個不留。”

郡尉點了點頭,對小卒說道:“你告訴公子,再支撐一刻鐘的時間。我會佔據所有通道,將這些賊人困死在這裡。過一會,我會發訊號仙雷,到那時候我們裡應外合。”

小卒應了一聲,急匆匆地跑回去,又開始發旗語了。

李信是懂行的,在旁邊看的歎為觀止:“兩軍之中,竟然可以這樣聯絡,真是精妙啊。以往一軍被困,另一軍來援,互相之間難以溝通訊息,只能派死士冒死突圍,傳遞訊息。”

“甚至信使被抓之後,對方還有可能將計就計,釀成大患。”

李信對李水說道:“槐兄,你雖然不同軍務,但是對於軍士來說,功莫大焉。”

李水見李信說的真誠,也很感動的說道:“李兄,你又忘記了,我不僅通軍務,而且是故楚之地百姓公認的戰神啊。”

李信:“……”

就知道不能和這臭不要臉的說正經事。簡直浪費感情。

時間不長,郡尉派出去的信使都回來了。

他們紛紛報告,說附近的大小通道,都已經派人埋伏好了。

郡尉點了點頭:“發訊號。”

之前那放炮仗的人立刻出去了,然後又放了一個炮仗。

這炮仗升到空中之後,連響了兩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