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秦猜疑鏈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至於那些年紀較大的孤寡老人,就斷絕了得到糧食的可能性了。即便他們有金銀,也買不到糧食。沒有人肯賣,也沒有人敢賣。
有個年近八十的老翁,一連幾日,餓的頭昏眼花,跌跌撞撞的走到項梁的營帳跟前,想要乞求一頓飽飯,結果直接被項梁給打了出來。
理由很簡單,吳郡是一座孤城。糧食吃一碗就少一碗。而這老翁,吃了糧食之後,除了多苟延殘喘幾天之外,沒有任何好處,不能幫助守城,也不能幫忙作戰。在糧食有限的情況下,當然要優先供給士卒了。
這老翁欲哭無淚,又跌跌撞撞的向吳郡守家中走去。
結果他實在太過飢餓,又捱了一頓打,身體支撐不住,死在了郡守大門口。
郡守聽到這個訊息,唉聲嘆氣,只能找了幾個人,用破席子捲了卷,將他給埋了。
郡守叫吳玉,為人有些懦弱。在任上的時候,沒有幹過什麼橫徵暴斂的事,對於吳郡中的豪強,向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唯恐激起變亂,導致滅族之禍。
後來項梁起兵,稍微威脅了他一番,他就投降了。現在整個吳郡城,都是項梁說了算。他這個前郡守,整天龜縮在自己的府邸之中,像是亡國之君一樣,戰戰兢兢的過日子。
不過,今天老翁的死,對吳玉的觸動還是挺大的。他心中鬱悶,乾脆坐在家中飲酒。
這酒喝到一半的時候,外面忽然闖進來一個少年,二話不說,把吳玉的桌子給掀了。一時間酒菜淋淋漓漓撒了一地。
吳玉嚇了一跳,有些惱火的喝道:“你做什麼?”
這少年是吳玉的長子,名叫吳剛。
吳剛兩隻眼睛瞪得老大,對吳玉說道:“父親身為吳郡守,就任由項梁在這裡禍害百姓嗎?”
吳玉聽了這話,臉色大變,連忙噓了一聲,緊張的說道:“噤聲,噤聲。隔牆有耳啊。”
吳剛咬牙切齒的說道:“只要父親一聲令下,孩兒願斬下項梁頭顱,開城投降,還吳郡一個太平天下。”
吳玉苦笑了一聲:“開城投降?開城那一日,就是我全家老小,齊齊赴死之日啊。陛下性情剛烈,豈會容忍悖君事賊之臣。”
吳剛說道:“項梁只有一座孤城,如何能與朝廷相抗衡?父親屈身事賊,早晚是個死。”
吳玉把地上的酒杯撿起來,又給自己倒了一杯,慢條斯理的說道:“屈身事賊,那是個死。開城投降,也是個死。至少屈身事賊能夠死的慢一些,能夠多喝幾口酒。”
吳剛跺了跺腳,轉身要走。吳玉在他身後說道:“凡事三思而行,不可莽撞。近日你不要出門了,免得惹禍。”
吳剛冷笑了一聲,說道:“項梁身邊有重重護衛,我即便要殺他,一時三刻也難以動手,父親放心好了。”
吳玉想了想,這話倒也不錯。老實說,他在吳郡城經營數年,也確實有些親信。可是這些親信是一團散沙,要讓他們聚集起來反了項梁,他們是不敢的。
這些親信不出手,單單一個吳剛,做不成這件事。自己這個兒子雖然脾氣火爆,但是並不愚蠢,註定必敗的事,是不會做的。
吳玉喝了一口酒,微微嘆了口氣:“至少項梁在糧食上面,沒有虧待了我啊。如今全城都在餓肚子,我卻有酒喝……”
半個時辰後,吳玉和吳剛爭吵的事,傳到了項梁的耳朵裡面。
他不知道這父子倆爭吵的內容是什麼,不過猜也猜到了,吳剛一直對項梁很有敵意,這些項梁是能感覺到的。
只不過現在大敵當前,項梁也不想亂了後院,所以沒有對吳剛動手。畢竟吳氏父子在吳郡城中,還是頗有影響力的。
當晚三更,吳剛到了城牆上。他來偷偷尋找吳氏親信。
這些親信都曾經在秦軍中任職,掌管吳郡中的秦兵。現在項梁把秦兵打散了,安插在各處。這些親信,也自然而然的編入了項梁的軍中。
吳剛在城牆上找到了一個親信,他正負責守衛東門。
吳剛向這親信表達了一番要刺殺項梁的心思,但是這親信使勁搖了搖頭,表示自己不敢幹。
吳剛很痛心的跟他陳說利害,但是親信一直表示自己沒有膽量。
最後吳剛氣的跺了跺腳:“膽小鼠輩,與郡守何異?”
親信乾笑了一聲:“這……怎可辱罵令尊呢……”
吳剛沒搭理他,快步來到街上,找到了正在巡邏的另一個親信。
等吳剛把意思說完之後,親信連連搖頭,表示不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