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梁已經逃到了會稽城下,只是他身後的人馬,只剩下三十餘人了。

在距離城門百步的時候,項梁就已經大叫開門了。守城的小卒不敢怠慢,連忙開啟了城門。

項梁縱馬逃入城中,大叫:“關門,快關門。”

小卒反應有點慢,看著身後的煙塵,心想:“那些不是項家軍嗎?”

結果他剛剛想到這裡,就看到了身後那群人,舉著黑色的旗幟,穿著黑色的鎧甲,黑壓壓的,如同充滿煞氣的烏雲一般蓋了上來。

小卒大驚,連忙去關門,可是哪裡還來得及?李信咬的太緊了,幾個呼吸之間,已經到了城門前,隨手一揮,小卒被斬為兩段。

項梁連收攏城中兵卒的時間都沒有,只能自北門入,自南門出,繼續逃命去了。而李信分了五百人控制會稽城,剩下的人繼續追擊。

離開會稽城之前,項梁吩咐身邊的項莊:“立刻去尋項羽,命墨者帶他離開,片刻不得耽誤。”

項莊應了一聲,趁眾人不備,撥轉馬頭,逃到了一處大宅之中。

項羽受傷之後,一直在裡面養傷,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天了,他一直昏迷不醒。在這大宅之中,還有二三十個墨者。十來個侍衛。

項莊直接騎著馬闖進去,大聲說道:“立刻離開,喬裝打扮,不要走漏風聲。”

墨者們個個心驚膽戰,問道:“敗了?”

項莊嗯了一聲。

墨者們更怕了,他們心裡七上八下的:會稽王,就憑著手中那點人馬,居然打敗了項梁?

不過現在形勢危急,也顧不上細問了。這些人把項羽抬到了馬車上,然後急匆匆出城。

現在城中不少人都在出逃,這些人混在其中,倒也不是很顯眼。等出了城之後,墨者問項莊:“我等要去往何方?”

項莊說道:“不知,將軍未曾吩咐,先尋個落腳之處吧。”

項梁沒有說自己的去向,原因很簡單。他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,如果能活下來,再找人不遲。如果要死了,那就沒必要也讓項莊項羽跟著送死了。

項莊幾個人站在城外商量了一番,最後去了附近的一座荒山,那上面有一夥賊人,以項莊的本事,應當可以收服他們。這樣一來,就算勉強站穩了腳跟。

…………

項梁出城之後,一路向吳郡逃去。吳郡有一座大城,還在他的控制之下。與此同時,他又派出去了信使,命令正在攻打雙佘縣的五千人馬,立刻回到吳郡救援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李信的馬越來越乏力,漸漸的無法再追趕項梁了。項梁僥倖逃了一條命,根本不敢耽擱,用更快的速度,向吳郡逃去了。

副將問李信:“將軍,我們要不要繼續追?”

李信搖了搖頭:“我軍本就疲憊不堪,剛剛又經歷了一番大戰,若與項梁的援軍遭遇,一定會大敗。回會稽城吧,休整一番,養足了精神再戰。”

副將有些擔憂的說道:“若反賊也養足了精神呢?”

李信笑了:“那群烏合之眾,便是養足了精神又能如何?”

隨後,李信帶著三千人馬,緩緩地向會稽城走去。

當他們走到城門下的時候,發現李水正帶著公子高,也正向這邊趕來。兩撥人馬,竟然在城門下相遇了。

公子高跳下馬,向李信行了一禮:“多謝李將軍救命之恩。”

公子高身後的將領,都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。

李信滿意的回了禮,與此同時,心裡也有點納悶:怎麼感覺他們尊敬有餘,崇拜不足呢?按道理說,我狂奔二十餘日,力挽狂瀾,他們不應該激動的熱淚盈眶嗎?莫非會稽王乃薄情之人?

李信正在疑惑,忽然發現,從公子高往下,一直到最底層的小卒,都在一臉崇拜的看著李水。

有幾個人甚至低聲唸叨著:“戰神,戰神啊。我大秦有謫仙這等戰神,一定可以開萬世太平。”

李信都懵了:戰神?槐穀子?

他拽住一個小卒,問道:“你們口中的戰神,確實是槐穀子?”

那小卒說道:“自然是謫仙。謫仙率軍狂奔二十餘日,一戰定乾坤,救我等於水火之中,難道不是戰神麼?”

李信有些懷疑的看了看身後的三千人馬,然後說道:“擊敗項梁的,是我啊。難道我記錯了?”

申綸在旁邊捋了捋鬍鬚,笑道:“李將軍,你擊敗項梁,我等都親眼看到了,心中也感激不盡。不過……將軍不也是在謫仙的指揮之下,才取得這等戰績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