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堯對李水說道:“本來阿姊要親自來道別的,但是母親不許,說什麼容易擾亂軍心。”

李水笑了笑,對伏堯說道:“無妨,有個三五十日,我便回來了。我不在這段時間,你多與周青臣、景告、魏丈等人親近親近,提防陰險小人,他們可能趁機中傷我。”

伏堯答應了。

隨後,李水也引著身後的一百人,緩緩走了。

等他們離開之後,王綰和李斯很快笑眯眯的湊過來,走到了伏堯身邊:“伏堯公子,如今天下方安,我大秦正是用人之際。公子萬萬不能懈怠啊,如今謫仙外出,公子沒有了師父。不如由我二人暫代此職,教授公子一些東西,如何?”

伏堯看著他們兩個,心想:師父果然料事如神啊,這兩個陰險小人,上次剛剛向父皇寫了秘奏,現在又來拉攏我了。

不過他不動聲色,反而沉穩的點了點頭,說道:“那就有勞二位大人了。”

李斯和王綰喜不自勝,簇擁著伏堯走了。

他們的想法很簡單,只要抓住這個機會,認真培養和伏堯公子的感情,那就一切都好辦了。如果事情順利的話,甚至可以離間伏堯和槐穀子。

等槐穀子從楚地回來,發現一切都變了,那豈不是大快人心?哈哈哈哈……當然,前提是槐穀子還能回得來。

李斯笑得很開心,而商君書院中的李漁就有點苦惱了。

他是被李斯強行塞進來的。在此之前,他的人生規劃是透過舉薦入朝為官,什麼文學,什麼算學,什麼常識……他根本就沒怎麼研究過。

到了商君書院之後,十天一小考,每月一月考。並且按照名次排名。每一次李漁都是倒數第一名,真是丟人現眼。

起初的時候,他還告誡自己,自己只是一個細作而已,沒必要這麼認真。可是同窗的鄙視,講師的嫌棄,無時無刻都在折磨著李漁。

李漁曾經哀求李斯,早點把他接回去算了。

但是李斯認為,他還沒有找到商君書院拉攏讀書人的證據,那就等於沒有完成嬴政交代下來的大事,斷然不能回去。

於是李漁繼續在暗無天日的商君書院發愁。他已經努力的在找李水拉攏讀書人的證據了,可是找來找去,聽到的全都是讀書人的抱怨。

最後李漁只能仰天長嘆:這些人,藏得太深了,也太狡猾了。實在抓不到證據啊……

…………

越王山上,公子高的人已經堅守了三日。他們糧草充足,水源也不缺,而打擊敵人也比較方便,搬起石頭向下砸就可以。

但是全軍上下,依然有些擔憂,因為項梁的人,源源不絕,晝夜不息的進攻,好像永遠也殺不完似的。這讓人有些絕望,尤其是在異鄉,心中總有些沒底,有些忐忑不安。

有一位老兵,在咸陽城的時候,便是公子高的護衛。這老兵受全軍士卒推舉,大著膽子來到公子高面前,硬著頭皮說道:“大王,我等總覺得,這一仗怕是有些艱難。”

公子高淡淡的問道:“怎麼?”

老兵說道:“我們私下也計算了一番。此地距離咸陽城太遠了。陛下要發兵,起碼需要數月才能到達,而我軍糧草,根本撐不到那時候。”

“昨日項梁軍中仰攻放箭,亂箭如雨。我等雖然躲起來了,但是依然有兩個人中箭了。今日傷亡兩個,明日傷亡兩個,天長日久,恐怕終究要失守啊。”

公子高緩緩地扭過頭來,看著老兵:“那依你之見,該當如何呢?”

老兵說道:“小人聽聞,項梁正在山下鼓譟勸降。說他無意謀反,只是想要清君側。”

公子高冷冷的問:“父皇身邊有奸佞?”

老兵小心翼翼的說道:“那項梁說道,這奸佞便是謫仙。”

公子高突然出手,一個耳光打在這老兵臉上,老兵趔趄了一下,撲倒在地。

公子高橫眉立目,大聲喝道:“你好大的膽子,仙人你也敢辱?”

老兵欲哭無淚,心想:在咸陽城中,無論眾人如何追捧,也只是說謫仙。怎麼到了你這裡,直接變成仙人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