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九章 謫仙的治國之術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朝臣之中,有不少人笑起來了。
李水有點惱火,問道:“你們笑什麼?”
有個朝臣站出來,淡淡的說道:“自三代以來,亂天下者,全都是諸侯。那些窮人,渾渾噩噩,毫無見識,他們能成什麼事?謫仙未免危言聳聽了。”
李水淡淡的說道:“以前沒有這種事,以後就不會有了嗎?這等論調,簡直荒謬。照你這麼說,自古至今,從沒聽說有誰白日飛昇,成為仙人,那陛下就不可以成仙了嗎?你在影射誰?你是不是對陛下不滿,對朝廷不滿,對大秦不滿?你是匈奴人的細作,還是項梁的細作?”
著朝臣臉都白了,嘴唇哆嗦著說道:“謫仙,在下只是與你討論政務,並無他意啊,何必如此。”
李水淡淡的說道:“既然是討論政務,那就不要冷笑了。本仙嫉惡如仇,誰要是諷刺我,我不介意把誰打成反賊。”
吳越那幾個人快站不住了。槐穀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囂張啊,這是赤裸裸的地打擊報復。他們幾個剛剛得罪了槐穀子,還能有好嗎?
李水打了個哈欠,淡淡的說道:“諸君認為,天下大亂,都是諸侯,都是豪強造成的。可若是百姓安居樂業,誰願意跟著豪強造反?”
“若諸位把豪強盯得死死的,百姓們卻活不下去,他們入山為盜,天下依然不安穩。若這些盜賊之中,有了一個有些頭腦的傢伙,依然麻煩得很。”
朝臣們想了想,覺得這話,好像也有些道理。雖然這種事從來沒有發生過,但是被李水一分析,他們發現,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性不小。
進而又有不少人想道:“昔年國人暴動,把周天子從都城趕了出去,不就是這種情況嗎?謫仙,好像也並不是那麼不學無術啊。”
淳于越站在人群中沒有說話,他心中還是有些欣慰的,原來槐穀子,是傾向於儒家的啊,他這一番話,說的不就是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的道理嗎?
結果淳于越剛剛想到這裡,就聽到李水說:“想要了解窮人的心思,就要把什麼詩書論語,統統丟掉,把什麼孔子孟子,全部忘掉。”
淳于越有點無語。
李水又說:“窮人們關心的事情很簡單。其一,有飯吃。其二,有衣穿。其三,可以傳宗接代。搞定了這三件事,再說別的。”
朝臣們都漠然不語。
李水說道:“當然了,這三件事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很難。因為即便是窮人,也有他的小心思,也有他的小算計。閉門造車肯定是不行的,必須和窮人交流,知道他們心中所想,知道他們心中所願,才能對症下藥,一舉擊中。”
朝臣們聽到這裡,都微微點了點頭,說道:“謫仙此言,頗有道理啊。”
李水微微一笑,說道:“然而,與窮人接觸,也不是那麼容易的。你們各位是高官,窮人見了你們戰戰兢兢,從來不敢說出實話。因此你們一直受到矇蔽,做出來決定,自然愚蠢不堪,為陛下所不喜。久而久之,影響各位的仕途啊。”
朝臣們聽到這裡,頓時心中一凜。
剛才說什麼,為百姓謀福祉,讓百姓過上好日子。朝臣們自然是沒有意見的,但是這種事,畢竟不是自己的事,所以積極性沒有那麼高。
現在聽說事情辦不好,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仕途,就不得不重視起來了。眼前不就有很好的例子嗎?吳越這次丟了人,以後恐怕沒有好日子過了。
朝臣們紛紛熱切的看著李水:“那麼謫仙認為,應當如何與窮人接觸呢?”
李水說道:“商君別院,就有很多窮人。而這些窮人,對各位的畏懼,卻不是那麼大,如果你們詢問他們,他們恐怕會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”
朝臣們一聽這話,頓時豁然開朗:對啊,商君別院的那些匠戶,在一年之前,還是窮困潦倒的黔首。只是風雲際會,認識了槐穀子,這才富足起來了。
這些匠戶,就算見了皇帝也不怎麼發怵,別說朝臣了。如果詢問他們,定然能知道窮人們所思所想。日後制定決策,就不會鬧今天這種笑話了。
李水笑眯眯的說道:“諸位,我明日要在商君別院辦培訓班,邀請最懂得窮人心思的人,來向各位傳授與窮人打交道的道理。有興趣的,可以來看看。”
李水說道之後,扭頭就走,毫不拖泥帶水。
朝臣們紛紛交頭接耳,心情複雜的走了出來。
吳越幾個人走在最後面,他們心中惶恐,難以言說。
因為李水自始至終,都沒有看他們一眼,吳越幾個人越想越不安。哪怕李水當場報復他們也好啊,早死早超生,心裡一顆石頭也就落地了。現在可好,心裡面七上八下的,簡直生不如死。
我在秦朝當神棍
我在秦朝當神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