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歌畢。

舞臺上,秦川輕皺起了眉頭。

望著朝他走過來的黎印,放下話筒道:“黎老師,我覺得這次效果不太理想。”

看到秦川這麼說,黎印也是微微鬆了口氣。

看來選手是自己也有意識到這個問題,不用他來點出,這是再好不過的了。

畢竟他只是個樂隊指導,本職工作只是負責讓樂隊配合好選手就行了,而他又比較看好秦川,不忍心讓秦川是以較差的狀態上場。

但是要是秦川自我感覺良好的話,那他再過去提出問題其實又是不太妥當的,而現在秦川自己能發現問題,那他只要過去點出怎麼改正就好了。

“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,中間的轉音處理得不好,太過於生硬了,本來是一步一步升高的調,你一下子拉上去,就讓整首歌有一種撕裂感。 無錯更新@”黎印沉吟片刻後,主動說道。

既然秦川意識到了問題,那麼他直接是指出原因就好了。

他見面前的秦川陷入沉思,又提醒道:“這首歌比較適合上次你展示過的另一種嗓音來唱,比起你唱的《驕傲的少年》,這首《蝸牛》更加細膩,所以可以用更加柔和的聲音來唱。”

收到建議後,秦川感激地說了聲謝謝,然後再在腦海中思索起來。

他是有頂尖級唱功不假,但在舞臺上能發揮出來幾分,還是得看個人表現的,比如上一場的《驕傲的少年》,秦川至少就發揮出了自身唱功的九成八,而這首《蝸牛》就並非如此了。

而他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……秦川在腦海中回憶著這首《蝸牛》的原唱,也是幾位著名歌手以及組合唱的,讓他記憶更深刻的,則是在一檔節目上的翻唱。

但這些前世的記憶似乎是帶給了他更大的困擾,畢竟都不是一個人唱完整首歌,而男女歌手的音高肯定是不一樣的,所以他受自身記憶的影響,也容易在相應位置突兀地把音調升上去一些。

這就是黎印剛對他所說的,整首歌有撕裂感的原因。

“黎老師,我們再試試。”秦川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了,於是鬆開鎖著的眉,抬起頭笑著對黎印道。

黎印點點頭:“好。”

然後他轉身朝著樂隊走去,再度開始指揮演奏《蝸牛》的配樂。

臺上的秦川則是調整好情緒,拿起話筒,等待著演唱。

秦川嘆了口氣。

第二遍比起第一遍還是好上了不少,但是要說效果,還是不如人意,畢竟這首歌的詞曲不說是頂尖,至少也有一流水準,可他完全沒有唱出來相應的效果,就很煩。

當然,他知道自己離真正的實力歌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,那些實力歌手都不是每首歌都能在現場完美髮揮。

想到這,秦川並沒有感到太多寬慰,抬起頭來,對著舞臺邊上的黎印說道:“黎老師,我們再來一遍吧。”

喊完這話,他又開啟系統,在心裡默唸了一句:“使用主動技能‘天籟之音"。”

接著,他繼續跟著配樂唱了起來。

“該不該卸下重重的殼,尋找到底哪裡有藍天……”

半個小時後。..

“已經進步很大了。”黎印走了過來,再順手遞上一瓶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