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三章 戰意濃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九原城的郊外,一隊數百人的馬隊緩緩而來。
領頭的一個,正是因為王離出塞,而前來九原軍中坐鎮的蒙恬。
他一路自賀蘭山東麓巡視而來,眼前所見的是各種狀態的人們和形成了熱浪的喧囂。
很多身上雖然穿著滿是補丁,髒兒吧唧的麻布衣服,但卻紅光滿面、三五成群的用大鋸切割著高聳入雲的樹木。
有的人則按照裡坊作保,組團忙碌的為別人修建著越冬的房屋,賺取為自己修房子的報酬。
小孩子則手中拿著果乾,好奇的跟在馬隊後面奔跑,直到被父母抓回去男女雙打……
而更多的,則是駕駛著馬車、牛車,亦或推著獨輪小推車的人,他們滿載著或從山林間獲取的獵物、山珍,或拉著糧食、肉類和蔬菜,形色匆匆的奔向不同的地方。
一路走來,蒙恬越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若不是大多數的地方還都是簡易的窩棚,他甚至以為自己走錯了方向,到達的是關中平原!
漸漸地,他們越靠近九原城,沿途的居民也變得越發富庶起來。
沿河的地塊上,隨處可見雙馬拉著的鏵式犁在翻耕著土地。
雖然這個季節已經來不及種植小麥等主糧,但按照扶蘇的詔命,他們準備搶種一季高粱,然後爭取再種點蘿蔔等耐儲存的蔬菜。
只是蒙恬對此表示很是質疑,因為扶蘇並不打算收穫高粱米,而是準備等到高粱開始灌漿的時候,直接砍了,作為牲畜越冬的飼料……
敗家子啊!
這是蒙恬對詔命的第一看法。
但等他怒氣漸消,看完詔命後,才最終發現,這似乎是唯一的最優解。
畢竟陰山腳下不比關中,冬季來的要早很多,而現在種下的高粱,大機率是沒有可能自然成熟的。
與其這樣,倒不如干脆砍了,將土地騰出來種點耐寒的蔬菜。
雖然用糧食餵養牛羊顯得略虧,但貼足了秋膘的牲畜,對於咸陽城裡的王公貴族們來說,多多益善!
靠近九原城郊之時,蒙恬的目光微微凝滯。
遠處用木柵欄圍著的榷場上,無論是林胡人,還是秦人,都在大聲吆喝著,想要趁著關市之前,再做成最後一單交易。
但唯獨劃給匈奴商隊的地方,空空如也!
要知道,即便是之前秦、匈打的最熱鬧的時候,這些名義上是私人性質,但背後卻是匈奴各部族頭領擁有的商隊,從來都沒有斷過。
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做著買賣,交易著皮革,絲綢等物。
當然了,違禁的金屬器皿不在其中之列。
打歸打,但小錢錢還是要賺的!
比如當年秦魏之間,人腦子都打成狗腦子了,可秦軍最大的銅料和食鹽來源,還是魏國……
當時素有勁韓之稱的韓國,曾有這樣一段話,說殺韓卒者,非六國之人,而是韓國出產的強弩和鐵劍……
“上將軍!”
遠處一名信使飛馳而來,在蒙恬面前滾鞍下馬,將手中用火漆封著的竹筒雙手奉上。
因為再次節制九原軍,所以蒙恬第三次獲得了‘上將軍’這一臨時稱號。
他微微彎腰,接過傳令兵手中的竹筒,驗看無誤後開啟,取出一張薄如蟬翼的竹紙。
“果然,王離這個娃娃又在搞事了……”
竹紙上說,他們被匈奴人銜尾追擊,現正前往陰山北部一處山麓上固守待援,急急急!
谷蒙恬長嘆一聲搖了搖頭:“年輕人啊,還是沉不住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