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池宮涼殿之中,扶蘇扁起袖子,蹲在地上敲敲打打。

在他的面前,圓規、直尺、斧、鑿等工具零零散散的扔了一地。

突然,他從地上站起,活動了一下略有些痠麻的大腿,將木質‘冰櫃’中的碎冰到進玉盞之中,接著又從另一個瓶子中到出了一點酸奶,和碎冰攪拌在一起。

隨後又在酸奶碎冰中加了一勺蜂蜜,以及兩大勺柑橘果醬。

柑橘酸奶蜂蜜冰沙,完成!

酸酸甜甜就是我……扶蘇閉上眼睛,感受著各種滋味在口中的輪番呈現。

爽!

他將吃了兩口的冰沙放回冰櫃,轉頭繼續蹲在地上忙碌起來。

冰沙雖好,但若是貪吃有可能會拉肚子,而在這個年代,也許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。

大丈夫生於天地間,一個字。

穩!

所以迎夏之後,他將本應發給朝臣的冰塊扣了下來,才不是為了獨自享用呢!

扶蘇比照著自己畫的三檢視,將一塊塊零散的配件拼在一起。

這是他為了過段時間的夏收,而準備的腳踏式打穀機。

整體構造很簡單,無非是將捆紮好的麥、稻伸進打穀機裡,然後另外一個人用力踩下踏板,帶動滾軸轉動,滾心上的鐵絲就會將麥粒或稻粒勾下來,這樣就初步完成了脫粒。

之後將稻穀從桶裡掏出來,運到曬穀場曬乾,期間再用風車或者人力吹掉空殼和一同帶進來的秸稈碎片。

這樣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了。

交稅!

只是用打穀機脫粒有另外一個麻煩,那就是損耗太高,畢竟是個粗糙的機器,無法將所有的穀粒從穀穗上帶出來。

嗯……其實到了後世的農業機械化年代,脫粒時候依然有不小的損耗。

不過那時候的畝產高,些許損耗算不得什麼。

而只要糧商給的收購價合適,很多農戶甚至直接就在地頭把糧食賣了,拿著錢租個機器進行翻耕、播種,自己還忙著進城務工呢!

所以麻雀就從四害,變成了三有保護動物……

不過在如今畝產只有一百多斤的秦國,吃糧還肉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。

扶蘇做的這個打穀機,主要作用就是縮短從收割,到晾曬之間的時間,畢竟咸陽城周邊,還有大量的基建專案等著工人們結束農活,趕來開工呢!

而工具的進步帶來的效率提升,十倍都是少的。

在扶蘇的設想中,農戶只需要將大部分的穀物脫粒,殘留在穀穗上的,可以交給家中老人孩子慢慢拾掇。

至於家中的婦女,則是因為這一時期,不僅僅是收割麥子的季節,而且也是蠶吐絲的季節。

當然了,繅絲結束之後,朝廷就會派出官員,向她們收絲稅了……

所以這就是扶蘇需要讓農戶提高效率,早日上工的原因。

畢竟在工地上,賺的錢不用交個人所得稅,而且朝廷管飯……

甭管吃的怎麼樣,每餐吃飽是沒多少問題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