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象示警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皇帝在最高處做裁判,棒打出頭鳥!
其實扶蘇對於先秦事情的儒家並無惡意,很多時候給孔老夫子招黑的,是宋朝改良,明清發展壯大的程朱理學。
在這一時期,無論孔、孟都是試圖培養有理想的‘打工人’,‘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’,統治者不靠譜,就回家種田生娃,教書育人。
大約是在秦朝滅亡之後,所有人都覺得法家之道太過分了,嗯,至少明面上不能這麼無情。
於是就有了漢朝的‘王霸之道、內法外儒’,說白了,就是用儒學的道德觀編織一條繩子,一頭攥在皇帝手裡,一頭拴住法家這條‘惡犬(酷吏)’。
到了宋明,在腐儒們的改造下,繩子莫名的拴在了平民的脖子上,勒一下不僅能讓平民少吃點,甚至還能把吃進去的吐出來。
當然了,稍微鬆一鬆還能獲得‘仁宗’‘賢主’之類的稱號。
好用到不行!
到了我韃清,就更加了不得了。
華夷之辯神馬的就不提了,帝王師、帝王友神馬的也別想,跪舔半生,求一‘奴才’而不可得!
所以才有了‘打倒孔家店,救出孔夫子’!
嗯,冷知識,後世裡花式投降的‘衍聖公’家族,其實是元朝欽點出來的小宗,就是第五十三代衍聖公孔思晦。
…………
章臺宮,高大巍峨的正殿。
迎秋之禮已畢,犒賞軍隊的事情也已經做過了。
至於給武臣講授兵法之事?
雖然扶蘇已經把尉繚、韓信等人講述,李承、陳嬰等人潤色的演講稿背熟了,但現在這件事情可以緩一緩。
此刻在正殿之上,伴隨著雅樂的最後一個章節,扶蘇撩起袀玄下拜, 在帝座之上坐定。
一名御史從角落裡急趨殿中,躬身而拜後說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!”
扶蘇看了一眼張蒼,後者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。
妥了……扶蘇以目示意一旁的謁者,示意讓他接過御史的奏疏。
俄頃,扶蘇合上奏疏,陰森森的問道:“是何人指使你彈劾右丞相的?”
那名御史頓首再拜,挺直腰桿說道:“回稟陛下,並無人指使臣這麼做!臣乃大秦御史,頭戴獬豸之冠,自然要儘自己的職責。”
他看了看遠處一臉豔羨的同僚,以及滿臉疑惑的右丞相馮去疾,旋即侃侃而談:
“此次天日之變,雖是天象,但卻為人禍!自大秦一統,北擊匈奴,南平百越,建長城,修馳道,蓋帝陵宮舍無數,天下怨聲載道,黔首不堪其重!”
“此皆是丞相未盡人臣本分,勸諫先皇帝之過!天象示警,昭示朝中奸佞!”
轉折的真他喵生硬,差評……扶蘇心中吐槽,神情肅然,一言不發。
見到扶蘇不表態,一些公卿大臣頓時隱約猜到了什麼,靜靜的等待著最終結果。
片刻後,御史說完退下,整個大殿之上鴉雀無聲,一些人幸災樂禍的看著面無表情,但後背溼透的馮去疾。
但更多的,則是眼觀鼻鼻觀心,一副視而不見的樣子。
馮去疾沉默片刻,有些昏黃的眼睛死死瞪了馮劫一眼,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,旋即顫巍巍站起,解下腰間相印,緩緩上前。
“天象有變,乃老臣失德!臣願辭去丞相之位,乞骸骨還鄉……”
“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