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水南岸,章臺宮。

數不清的黑色大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,巍峨的宮殿周圍隨處可見手持長戟的甲士。

今天是十月初一,這裡正在舉行一場大規模的朝會。

秦律,以十月為歲首。

所以今天,就是秦二世元年的第一次朝會。

咸陽城中秩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宗室,一個不落的全都來了。

一整套繁瑣的流程之後,扶蘇按劍坐在帝座之上。

謁者僕射高宣:“皇帝改元,百官奉賀!天子雅樂,起!”

哎,又來了……扶蘇在心中長嘆一聲,挺直腰板。

一輪又一輪的山呼萬歲中,朝賀終於結束。

按照慣例,扶蘇簡單講了半個時辰。

之後,奉常胡毋敬開始宣佈詔書。

詔命隴西郡守李信為左將軍,率領隴西軍出長城攻擊先零羌,為死難的秦人復仇!

詔命將作少府章邯為護羌中郎將,任裨將,率領五千騎兵隨同李信作戰。

詔命太僕蒙恬為上將軍,重返北方邊境,主持長城合龍,節制上郡、北地郡、九原郡、雲中郡四郡郡兵,防備匈奴犯邊。

詔命九原軍裨將王離為將軍,率五萬九原軍越過德水(黃河),入駐九原城(包頭),發修長城囚徒兩萬,修建榷場,日八錢,公食。

詔命左校令公輸軌為將作少府。

詔命御史張蒼為御史中丞。

秦朝時期的上將軍,將軍等為臨時職務,有大征伐時選武將出任,軍還即撤任。

至於蕭何等人被任命的幾百石小官,則不夠資格在這種規模的朝會上宣佈。

當胡毋敬唸到‘任命御史張蒼為御史中丞’時,扶蘇可以清楚的看到御史大夫馮劫的臉色有些不對。

御史大夫位上卿,銀印青綬,是三公之一,一般作為丞相的候選人。

御史大夫的屬官有兩丞,一為御史丞,為大夫之副,並不掌握什麼實權;

其二為御史中丞,統領侍御史和諸郡監御史,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糾彈百官,基本御史府日常的事務,都由御史中丞處理。

扶蘇在仔細調查之後,發現張蒼曾經得罪過馮劫,於是被趕去當了圖書管理員。

經過和張蒼的一番深入交流之後,大朝會開始之前,詔書上就多了一條張蒼的任命。

這是架空御史大夫的第一步,接下來要做的,就是抽時間去看一看,能不能讓蕭何等人也為自己所用。

至於呂雉姐妹,則按律罰為隸臣妾,只是因為她們都會紡織,所以安排到織室中做了織女,某亭長的兒子被送到了羽林軍,女兒則同樣送到了織室。

接下來,胡毋敬開始宣佈第二道詔書。

招賢令。

效法秦之歷代先祖,向天下招賢,不論出身,不拘諸子百家。

只不過和從前的毛遂自薦不同,這一次的招賢令是察舉制,由縣令初選,郡守及郡監御史最終拍板決定。

為了公平起見,除基本沒什麼秦人的南海諸郡及閩中郡之外,每郡十個名額,俸祿三百石。

將咸陽內城閒置的博士學宮改為材士館,用於安置各郡選拔來的材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