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郡,壽春縣。

夯土所築的縣道上,陳勝手中提著一根短棍,背後是一個用油布蓋著的竹筐,不時有唧唧的鳴叫聲從竹筐中傳出。

這是他天不亮就出發,從臨縣的集市上搶購到的二十多隻雛鴨。

至於為什麼是搶?

則是因為前天的時候,縣裡的公示欄中,貼了一篇關於茶鴨同養的文章。

總的來說,就是在茶園中放養鴨子,然後利用鴨子的雜食天性,以及好動的特點,去除茶園中的雜草和害蟲,而鴨子拉的屎,又可以為茶樹的生長提供幫助。

一片茶園,可以同時收穫茶葉、鴨絨、鴨蛋、鴨肉,一次投入,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回報。

於是陳勝趕在鄉鄰們沒有想明白的時候,帶著家中所有錢就上路了。

所以這也是他手中提著短棍,始終警惕的看著四周的原因。

他竹筐中揹著的,是全家人的希望!

…………

壽縣東南,約三百多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湖泊,名為震澤,也就是後來的太湖。

只是秦國年間,東南沿海的造陸尚未結束,後來幾十萬一平米的地方還在海平面之下,再加上海水侵蝕而導致的大片鹽鹼地,所以太湖平原所在的長江三角洲,遠不及後世的人口繁眾,富裕豐饒。

但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

此時的震澤之中,嘯聚著一幫靠水吃水的‘江東子弟’,而他們名義上的首領,是會稽大俠,桓楚!

這一日,桓楚帶著手下眾人齊聚在一座湖心島上。

日上三竿之時,遠處波光粼粼之處,一葉扁舟飄然而來。

“少將軍來了!”有人看了一眼笑道。

他們說的少將軍,正是項燕次子,項梁。

桓楚舉起手,在空中畫了個圈,眾人趕忙整隊,準備迎接項梁的到來。

這些人中,不乏有當年追隨過項燕的老兵,所以轉眼之間,就排成了一個嚴整的軍陣。

當項梁從船上跳上湖心島的時候,上千人齊聲高呼:

“參見少將軍!”

項梁則原地站定,抱拳回禮,只是跟在他身後跳上江心島的項籍,則大咧咧的昂著頭,打量著眼前的眾人。

出於一名軍事天才的直覺,項籍覺得眼前的一幕似乎有哪裡不對。

他皺著眉頭在軍陣前走了一遍,旋即恍然大悟。

這次在島上操演的江東子弟,似乎比上次少了大約三分之一!

項梁也同時注意到了這一點,他將桓楚叫來身邊,小聲問道:“怎麼回事?”

桓楚有些無奈的說道:“嗯、春季正是忙著種田的時候,尤其朝廷現在高價收、收茶葉,所以有些人就請了個假……少將軍,你看咱們能不能這樣,先不操練了,當忙完這段時間,咱們再……”

他在項梁充滿殺氣的眼神中,聲音越來越低,終於吶吶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