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,先修路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當然了,按照扶蘇的理解,昭襄王最初的時候可能只是想去渭南玩的時候方便,才修建的渭橋。
至於‘周定四方’、‘經緯天下’,則主要是始皇帝的想法。
畢竟千古一帝,不是徒有虛名的!
“陛下所說絲毫不差,渭橋為我大秦東出,橫掃天下確實是居功至偉!”蒙毅重重點頭讚歎道:“可這和將灞橋從浮橋,轉變為石板橋,似乎沒有多大幹系吧?畢竟有了渭橋之後,咸陽南北就變了通途了!”
蒙恬驚喜的看了看自家的‘槓精’弟弟,第一次對他摒棄兵法,轉脩名家之學有了認同感,旋即微微搖頭,在心中嘆息:早知道當年就不和老爹一起混合雙打了……
扶蘇則看著一臉洋洋得意的‘槓精’說道:“若是此刻仍處於列國紛爭的年代,有一座渭橋溝通南北,自然是足夠的。”
“但此刻大秦橫掃六合,天下歸一,僅憑一座五車並行的渭橋就不夠了!”
“你可知此刻一輛馬車從渭水北岸,到達渭水南岸的時間,較之去歲,需要額外花費多少時間?”
不止蒙毅,就連掌握全國交通的太僕蒙恬也是接連搖頭。
“朕算過,大約要消耗一炷香的時間進行排隊上橋,然後一旦有拉車的馬驚了,或者馬車斷軸,整座渭橋要想恢復通行,至少要兩個時辰!”
扶蘇舉起一根手指說道:“要知道,每日有多少的公文要送往章臺宮的官署,而又有多少公文,要跨越渭水,送往帝國各處!”
當然了,他沒有說的是,造成堵塞的另一個原因,則是隨著天氣轉暖,春耕完成後,大量在蔗糖專案上投了錢的宗室子弟,秦國公族們開始南下。
而他們的第一站,就是到咸陽採買用的到的物資,比如鋼鋸。
所以渭橋的堵塞,其實是週期性質的,過段時間就好了。
但蒙恬等人卻並不知情,而扶蘇要做的,就是利用資訊差,說服掌控著修橋鋪路的蒙恬同意他的建議。
畢竟, 蒙恬這裡透過了,就可以動用財政預算修橋,而不至於讓扶蘇從自己的小金庫中先行墊資……
“灞水修橋,一可緩解渭橋的交通壓力,二可以方便將藍田工業區的產品轉運出來。”扶蘇指著貼在水面的浮橋說道:
“有此浮橋在,則藍田的物資要麼運抵上游碼頭,轉由陸路,要麼就等候過橋的人少了之後,將浮橋暫時解開,船運通往下游!”
“一來二去,拆了又連,連了又拆,這是圖什麼啊!”
這和後世裡修了又挖,挖了又修拉動GDP不同,這耽誤的時間,都是錢啊!
蒙恬先是點頭,隨即問道:“可灞水不同渭水,水流量太大,修建石橋談何容易?”
扶蘇笑著說道:“太僕想過為何如此嗎?”
ps:感謝‘wanwu喪志’、‘迷霧小村’、‘書友2021……8244’的月票!(>^ω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