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蒙毅拖了這麼久才去赴任,也不是不可以原諒的……

“陛下總是便服出宮,這讓臣萬分擔心啊!”蒙毅捂著嘴甕聲甕氣的說著。

“臣也是這麼想的!”一旁的蒙恬也附和著說道,只是他並沒有捂著嘴,而是大咧咧的任由柳絮掛在唇邊。

今天送走了蒙毅之後,他就要趕在天黑之前,動身前往上郡了。

作為一名苟道高手,難不成我會告訴你們,剛剛那個賣饅頭的漢子,其實是一個以一敵十的劍士?而那個又從橋上走了一遍的矮個男人,其實是個一身疙瘩肉的技擊士……扶蘇微笑搖頭:

“只此一次,下不為例!”

說完,扶蘇看著嘎吱嘎吱作響的灞橋,轉頭看向蒙恬問道:“太僕覺得,若是將浮橋拆了,改成石板橋會不會更好一些。”

“石板橋?”蒙毅看了看橫跨灞水兩岸的木橋,一時陷入沉思。

“陛下未免有些、嗯,異想天開!”蒙恬略微斟酌了一下,但還是決定用詞嚴厲一些。

畢竟這一時期的橋樑主要以浮橋為主,平時供人通行,當船舶駛來的時候再將浮橋解開,不妨礙通航。

而渭水邊上的之所以能夠修一座石木結構的固定橋,主要是渭水泥沙量大,已經不具備通航功能了。

但灞水不同,灞水支流眾多,河道彎曲,到了夏季之後降雨增多,灞水極易發生洪澇災害。

比如去年夏天,灞水衝出河堤,將莊襄王修建的芷陽宮都給淹了……

“太僕擔心的,莫非是灞水水量過大,不利於造橋?”扶蘇看著飄著一層柳絮的灞水問道。

蒙恬點點頭說道:“此其一也。但更多的是造橋花費太大,得不償失。現有的浮橋已經足堪大用了,沒必要修一條和渭水橋一樣的永固橋樑。”

蒙毅見扶蘇的眼神有些不以為然,於是換了個角度說道:“陛下可知道渭橋花了多少錢?”

扶蘇搖搖頭,那是秦昭襄王年間的事情了,當時是為了將咸陽宮和興樂宮連線起來,而且一條載重量不過幾噸的橋,應該花的不多吧?

蒙恬接過話頭說道:“據臣所知,最初動工時說是三年完成,花費不過百萬錢。但最終卻修了十年,耗錢過億!”

“這麼多?”扶蘇驚歎出聲,那時候的秦國貨幣還是很值錢的,畢竟天下列國並起,市面上流通著不同種類的錢,往錢幣裡參雜質降低貴金屬的含量,是作死的行為。

不過扶蘇旋即點頭說道:“這錢花的值!”

蒙恬睜大眼睛,眼睛中帶著幾分讚許:“陛下何以有如此言論?”

“太僕這是在考較朕了!”扶蘇笑了笑接著說道:“昭襄王初做渭橋, 是為了連通南北二宮,但後來地持續投入,則是為了出武關,通巴蜀!”

他說的南北二宮,指的就是秦昭襄王時期,咸陽城開始逐漸向南擴張,在渭水南岸修建了極廟、章臺宮、上林苑等宮室。

所以渭水北邊以咸陽宮為代表的宮殿稱為北宮,南邊的章臺宮等稱為南宮。

渭水北邊的宮殿多為皇帝寢宮,所以守衛皇宮的禁軍被稱為北軍,而渭水南岸多為政府機構,由大臣管理的軍隊就被稱為南軍。

漢、唐的南北禁軍就是從這一時期延續的。

而在秦國,衛尉楊端和統領的軍隊為北軍,中尉辛勝下轄的咸陽戍卒,以及虎賁將軍楊熊統領的藍田大營為南軍。

至於扶蘇搞出來的羽林軍、期門軍,則是他個人的軍隊,只效忠與他個人,不列入國家軍隊序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