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仲春之月,日在奎,昏弧中,旦建星中。其日甲乙;其帝大皞;其神句芒;其蟲鱗;其音角;律中夾鍾;其數八;其味酸;其臭羶;其祀戶;祭先脾。
咸陽城,渭水之南,章臺宮。
丹陛之下的一名謁者在大聲宣讀著新一輪的春季禁令。
在這個降水量不太充沛的月裡,不可用火來焚燒山林,不可用幹河川、湖泊之水,同時這個月也是魚類繁殖的季節,所以除了什麼都能釣到,但唯獨釣不到魚的釣魚佬,其餘人一律不準捕魚。
祭祀之時用圭璧來代替牛羊;
當本月的第一個丁日到來之時,要舉行祭祀先師的釋菜之禮,並且皇帝親自率領公卿大臣們去學室視察。
在扶蘇昏昏欲睡中,另一名謁者開始宣讀第二份詔命。
任命郎中令蒙毅為南郡郡守;
任命隴西郡守李信為郎中令;
任命通武侯王慶為隴西郡郡守;
詔命蒙恬前往九原軍,節制北地郡、上郡、九原郡、雲中郡四郡郡兵,防備匈奴南下襲擾,並將賀蘭山長城向西延伸至鹽湖。
呼,第二項完成……扶蘇打起精神,挺直腰桿等著最後一個專案。
接見南方來的越人君長。
這些人向他進獻了小山一樣的南方土特產,嗯,主要是用於他們的子女在咸陽上學的學費。
正所謂財可通神。
於是這些品級相當於鄉嗇夫一級的越人君長們,就特許可以在距離扶蘇五十步的地方……三拜九叩。
嗯,果然長得跟猴子似的,慢慢來吧,就像後世潮州女婿改良泰國人的血統咯……扶蘇在心中開始地域黑了起來。
…………
與此同時,在三川郡的東方道上,一大群風塵僕僕,衣衫襤褸的黔首們,正坐在平板馬車上向函谷關方向而去。
這些是中原諸郡響應扶蘇號召,前往湟中之地落戶的第一批移民。
如果仔細去看的話就會發現,他們中只有寥寥無幾的拖家帶口者。
嗯,毫不誇張的講,這一萬戶中,至少有九千戶都是光棍一條……
於是,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,移民們開始齊聲高唱:
“在那遙遠的地方,有位好姑娘,人們走過她的帳房,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……”
歌聲迴盪在曠野之上,驚得一群覓食的鴉雀盤旋在天上,久久不敢落下。
雖然這首歌和這一時期的民歌,既詩經中的各種《風》的風格迥然不同,但大家還是唱的格外起勁。
尤其是唱到‘我願每天她拿著皮鞭,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’時,歌聲更是高了好幾個度……
一曲歌罷,移民們心中的忐忑之意頓時蕩然無存。
這些光棍們大多是家中次子,即便是已經過了婚配的年齡,但卻因為家貧,卻始終找不到願意嫁給他們的好姑娘。
於是,他們就打起行囊,準備跨越到目前為止的帝國最西端,去尋找那個拿著皮鞭抽打他們的姑娘。
一路上那名黑衣黑臉的小吏反覆向他們交代過了,他們到了金城郡之後,戶籍就會從原來的民籍,編入士伍籍,
三年之內免服徭役、五年之內免當戍卒,只需要定期在縣裡接受軍事訓練,然後每年擔任一個月的郡兵就行了。
這一點移民們表示理解,畢竟金城郡是邊郡,隨時都有可能會有小股蠻族過來搶劫。
所以在郡裡當兵,保衛的也是自己的鄉鄰。
正所謂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!
其實在這些窮的幾乎就要斷子絕孫的移民看來,朝廷將他們轉為士伍籍,是對他們的恩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