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像魏無憂這樣的人,天下又何止千千萬!

恍惚之間,扶蘇心中出現另一個疑問。

秦國的滅亡,真的如後世所傳言的那樣,是死於苦秦久矣的大澤鄉起義嗎?

陳勝吳廣們雖然起義勢頭很猛,但持續時間卻很短,並且緊跟在他們後面的,是魏國的宗親魏咎、魏豹,趙國宗室趙歇,齊國宗室田儋、田榮,楚國宗室景駒以及擁立宗室熊心的大貴族項氏,韓國宗室韓成……

還有數不勝數的,依附於這些六國宗室門下計程車子們。

比如張良,陳餘。

還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陳勝吳廣是趕赴漁陽的戍卒,而打擊和消滅這股力量的,是章邯帶領的邢徒軍。

邢徒軍,是服徭役的役夫和奴隸、奴產子組編而成的一隻臨時軍隊。

這些人,同樣是‘天下苦秦久矣’主體人員!

但刑徒軍卻並沒有像是牧野之戰一樣對秦人倒戈相向,而是將周文的幾十萬起義軍打的七零八落。

而陳勝吳廣手下那些斬木為兵,贏糧景從的農民們,也不是一直在和秦國死磕。

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,脫離陳勝自立為王,和關東貴族軍隊又打起來,有些直接出賣了陳勝投降了秦軍。

王離所帶領的主力秦軍,其實在很晚的時候才從北方邊境進入中原平叛。

也就是說,為秦朝續命的,其實是最苦秦的那一群人!

而受那一句‘天下苦秦久矣’影響的扶蘇,早年間一直覺得‘赳赳老秦,喜迎沛公’是因為‘父老苦秦苛法久矣’。

但當扶蘇仔細回想起腦海中的記憶才發現,所謂的約法三章,既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,其實只延續了兩個月!

之後不僅全面恢復了秦法,而且後來蕭何取其宜於時者,作律九章。

其中九章律的前六章和秦律一樣, 以法經為基礎,又增加三章,就是漢承秦制的由來。

至於人們所說的,秦失於政,而不是失於制,既,秦朝主要的問題是苛政,不是制度層面的,是政策層面的。

那麼某亭長接管了關中之後,是否廢除了苛政呢?

答案是,沒有!

楚漢爭霸時,蕭何徵發關中兵員已經到了老弱以及未成年人都得上的地步。

而在戰爭期間,蕭何還徵發徭役,順便修了個‘非壯麗無以重威’的未央宮。

未央宮有多大?

從後世裡的未央宮遺址來看,它雖然比不上阿房宮,但三分之二總是有的。

阿房宮七年未建成,而未央宮三年就建成了!

所以,天下人真的苦秦久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