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的是,蝗災一旦發生,如果處置不當的話,不僅僅是饑民四起,而且來年還有極大的可能性,再次發生蝗災!

嗯,蝗蟲12塊錢一斤……扶蘇想起了他穿越之前在菜市場看到的一幕。

不過後世裡‘飛蝗不起飛成災、土蝗不擴散危害、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’的程度跟吃貨們沒有多少關係。

主要還是用現代化的手段,比如蝗蟲微孢子蟲、綠僵菌等微生物農藥,以及植物源農藥等科技手段。

不過,他能效法的是採取放養雞鴨等方式治理田間地頭的蝗蟲!

然而這就牽扯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了。

那就是這一時期的黔首們家中沒有什麼雞鴨!

而且這個季節母雞也不抱窩,也就是不會主動孵小雞。

主要原因是因為天氣太冷,孵出來也養不活。

扶蘇坐在帶著帷帳的肩輿上,裹緊身上的貂皮大氅,心中想起一句詞。

只要思想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!

既然母雞們不願意孵小雞,那就換種思路,人工孵小雞!

後世裡養殖業早就已經是規模化了,很多小型的養雞場全靠從專業的孵化機構購買小雞進行養殖,自身是不會進行留種繁育的。

扶蘇記得,在後世每到五一勞動節的時候,小學門口總是會有養雞場的人,在校門口兜售養雞場淘汰下來的小公雞。

五毛錢一個,一塊錢三個。

扶蘇每年都會買,但最終的結局就是挨一頓打後,將小雞送到城中村的親戚家……

畢竟小區中是禁止飼養雞鴨等動物的。

呵,現在朕是皇帝,朕要在皇宮中養雞,誰敢反對……扶蘇中二了一會,開始思索起如何利用現有的條件,人工孵化小雞。

首先,需要有足夠的受精卵。

這一點並不是難點,因為現在公雞母雞混養在一起,每一顆雞蛋理論上都可以孵化出小雞。

而扶蘇作為皇帝,尤其是一個不缺錢的皇帝,自然也不缺少雞蛋。

再一個,就是足夠的溫度,嗯,準確的說,是恆定的溫度。

宮中大量建設了火炕之後, 完全可以由火炕代替母雞,惟一的難點是溫度無法控制。

溫度低了,最終收穫的可能是毛雞蛋,而溫度高了,收穫的就是能直接吃的毛雞蛋……

不過這有何難!

扶蘇掀開帷幕,對跟在肩輿一旁的韓讓說道:“朕之前讓人做的玻璃管做好了嗎?”

韓讓想了想,語氣肯定的說道:“回稟陛下,玻璃管早就送來了,奴婢已經將它們收入庫房之中了。”

扶蘇點點頭,對韓讓的幹練表示肯定:“讓人把它們取出來,送到勤政殿。”

“還有,取些水、蠟、紅色顏料、軟木塞、菜油,硝石,一併送到勤政殿!”

韓讓拱手應命離去後,扶蘇回想起塵封在腦海中的記憶。

他要這些東西,自然是要製作出一個簡單的溫度計。

ps:感謝‘懂王’的打賞!感謝‘書友2017……0337’的月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