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一章 繡衣郎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侯封雖然祖上出過名人,自己也師從韓非,但卻並非學室出身,換言之,就是並非科班出身,而是憑藉著自己的真本領……
嗯,主要是扶蘇的賞識,才得以成為千石高官。
這是他第一次走進秦國的學室,發現學室裡面和外面一樣,簡陋、破舊。
學室中傳出的朗朗書聲,也是他爛熟於胸的律令條文。
以法為教,以吏為師。
這是法家歷來推崇的一種教學理念,可以大量培養出合格的法吏,用來推行法治。
侯封今天來學室,就是為此。
當日他和扶蘇暢談了胸中所學的‘法術勢’之道後,轉天就在詔命中被任命為廷尉右丞,秩比一千五百石,銅印黑綬。
在詔命結尾,扶蘇並沒有讓他到廷尉府走馬上任,而是讓他在內史諸縣的學室中,挑選一百名年十七八歲,精通法家六藝(類似於儒家六藝)的學子。
在詔命中,這些學子被稱為‘繡衣郎’,秩比二百石,將會在皇帝法架返回咸陽之後,跟隨他一起東出函谷,監察天下!
而現在,他還剩下大約二十多個繡衣郎的名額。
其實按照侯封的想法,他是想要直接從咸陽周邊府衙的循吏中挑選繡衣郎,畢竟這些人見多識廣,方便開展工作。
但扶蘇直接把他的想法否了,在詔書中明確表態,繡衣郎需要的是敢打敢拼,銳意進取,相比循吏更加渴望建功立業之人。
侯封一邊向內走著,一邊揣摩著扶蘇在詔書上提到過的一個詞,中二……
……
“學子秦延年,九中其八,罰十杖,洗廁所一月!”
“學子白無忌,九箭全中!”
“學子……”
看臺下方,一個身穿黑袍,秦公族打扮的少年被兩個壯漢就地按倒,扒掉外衣抽打了起來。
而在另外一邊,一個身材魁梧,但做夫子打扮的中年人哭喪著一張臉。
學室律,學子發矢不中,負責教習的老師要被罰兩甲。
所以,這個壯漢很明顯就是那隻菜雞的老師。
侯封則在一旁偷笑,還好自己家境貧寒,進不了學室,要不然……
商君制定的律法,不僅對黔首無情,收拾起貴胄來,更加無情!
很快,大約有一百多個學子透過了射擊、劍術等體能課的選拔,成功進入面試環節。
侯封暗暗點頭,心說怪不得陛下說窮文富武,咸陽學室中的學子在武藝一項上,確實要比其他縣的學子好很多。
他從身後侍從的手中捧著的竹筒中取出一卷竹紙,先是畢恭畢敬的躬身行禮後,才小心翼翼的開啟。
竹紙中是扶蘇編纂的用於選拔繡衣郎的試題,其實就是根據秦律而做出的一百道選擇題。
十中其九者為上,選為繡衣郎。
ps:感謝‘懂王’的月票和打賞!?(′???`比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