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扶蘇卻並不打算現在就去藍田大營,他此行視察藍田工業園,不止是要看人燒瓷和鍊鋼。

所以扶蘇只是向跟隨在他身後的陳嬰低語幾句,後者立刻上馬離去,先一步前往藍田大營傳達詔命。

既然要看王元射箭,不如趁此機會,檢閱一下藍田大營的訓練情況。

畢竟這是一支扼守咸陽南大門的軍隊,而且一旦咸陽有變,這支軍隊可以立刻入城接管城防及皇宮諸門。

也因此,扶蘇繼位之後,對這支京畿之內的強軍格外上心,不止將其中的一些基層武官,換成了他在九原軍中的護衛,對於掌控全軍的楊熊和其他將領,也一樣時有賞賜。

作為一名穿越者,他明白兩個道理:

1、槍桿子裡面出政權;2、權力來自於下,而非來自於上。

第一個好理解,第二個也不難。

只需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好。

是因為一個人有權力,其他人要服從他?還是因為其他人服從他,因此這個人有了權力?

很多人對於權力的疑問,就是因為沒有弄明白權力的本質是什麼樣子。

他們認為權力的本質是前者,因此到處尋找合法性,弄出來什麼皇帝披日月與脊背,系江山與腰間;合萬民之信仰,聚山河之偉力;口含天憲,身化國家吧啦吧啦……

實際上這是人類社會最大的誤解之一!

權力的本質其實是後者,因為大家服從某一個人,他才有了權力!

皇帝的權力來自於大臣的服從,大臣的權力則可以來自皇帝的賜予,亦可來自依附於他的其他人,譬如朋黨或下屬。

一旦大家選擇不服從了,皇帝的權力就是無效的,權臣的篡位就是相比於服從皇帝,願意服從權臣的人更多。

比如田姬的祖上,齊太公田和繼承祖先之志,逐步架空姜齊,最終自立為齊君,放逐齊康公姜貸於海島,周天子雖然不願,但最終也得捏著鼻子承認田齊的地位!

那麼為什麼大家要服從某一個人?

扶蘇結合自己後世的記憶,以及對這一時期典籍的理解得出結論。

天下熙攘皆為利!

一個人預期可以從服從裡獲取利益,那麼他就會服從。

當然,這種利益不能簡單的看做是金錢或是慾望,實現自我價值也是利益的一種。

所以一些看起來似乎是送死,毫無收益的命令也被服從。

譬如荊軻刺秦,白衣黑水,離子長歌,死於義,而非忠;死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而非執一匕而賭天下。

另外,減少利益的損害也是服從的原因之一。

人善於思考,當他覺得不服從會損失更大的利益之時,他也會選擇服從。

權力的鬥爭之所以如此激烈的原因,就在於這並不是一個可控的事情。

權力來自於服從,而服從的本質是利益的預期,利益又受到權力的控制。

所以一旦這個迴圈構成,就會不斷的產生正反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