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是劉小豬任命暴勝之、江充、範昆等十多人為“繡衣御史”,前往起義發生的各郡,嚴厲督促當地官府和軍隊討伐起義軍。

由於措施果斷,手段嚴厲,各地的農民起義陸續被撲滅,有的地方殺死的“盜賊”甚至多達萬人以上。

現在扶蘇所面臨的局面,和他很是類似。

扶蘇手中,同樣掌握著強大的、由關中等地的軍功貴族們組成的中央禁軍,以及戰力不相上下的,散佈在西起北地(今寧夏銀川),東到雲中(今內蒙呼和浩特)的長城軍團。

他所欠缺的,就是一批可靠的,自願充當朝廷鷹犬的法家學子!

至於朝廷原有的廷尉體系,完全不在扶蘇的考量之內。

而兼職法官和職業噴子的御史們,雖然在御史中丞張蒼的手中進行了一輪大換血,不過扶蘇卻不打算將他們用作酷吏。

扶蘇打算利用他們的噴子屬性,讓他們將所有的攔路虎噴成篩子。

為此,扶蘇效法後世裡,傳說是明朝的一項制度,給御史們也引入kpi制度,每月必須上奏書彈劾一定數量的官員,哪怕編,也要編出來罪名,否則輕則扣罰俸祿,降低品級,重則交於廷尉府問罪!

當然了,他們只管噴,受不受理就看扶蘇的需求了。

畢竟大秦是個人治的社會,嚴格立法,普遍違法,選擇性執法……

至於需要從外部引入酷吏,是扶蘇在閒暇的時候,再次梳理了始皇帝三十六年發生的幾件事情。

東郡隕石案自不必說,其中波詭雲譎,幕後推手數不勝數。

單就說同一年間的山鬼獻璧,重點是後面的一句,‘今年祖龍死’!

朝廷返回的使者告訴始皇帝,獻璧者消失不見了,他們稱之為山鬼!

若是一個人,可以理解為眼花了,可這是一個群體事件。

難不成所有人的都眼花?

在扶蘇看到的封診式中,所有人雖然所述角度不同,但眾口一詞,咬死當日的獻璧者就是山鬼!

儘管扶蘇是一名穿越者,但他依然不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鬼神。

而這數百人異口同聲的偽證, 其背後必然隱藏著一個勢力龐大的政治勢力。

最初扶蘇覺得會不會又和右丞相馮去疾有關,但他隨即將之否決。

這要從使者團的成因說起了。

始皇帝三十六年,熒惑守心,有墜星下東郡,至地為石,上面寫著‘始皇帝死而地分’,之後因為找不到嫌疑犯,於是就有了東郡隕石案。

而後為了打贏這場輿論戰,始皇帝讓博士們編了一套仙真人詩,歌頌自己長命百歲。

這些使者團,就是從各郡縣挑出的,掌握各種方言的語言天才。

最重要的是,因為之前御史府辦案不力,所以使者團並不是由右丞相府和御史府負責。

而在這種情況下,這些人集體做了偽證,可見此時的秦國,有二心者多不勝數,各方力量均在等待著秦始皇逝世的時機到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