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九章 駃騠?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在滈水和潏水附近,有一座大墓,這裡是始皇帝祖母,也就是扶蘇曾祖母夏太后的陵寢。
因夏太后並非孝文王正室,所以並未將她合葬在杜亭以西的壽陵,而是單獨立了一座陵寢。
只是後來這一帶被划進了上林苑的範圍,不許黔首遷入,所以並沒有如老太太之願:東望吾子,西望吾夫。後百年,旁當有萬家邑。
扶蘇決定替她完成願望,將越騎營的家眷安置在這片荒地。
只是授良田百畝是不可能的,這輩子都不可能的,只有將一部分山林劃撥給他們,才能生活得了這樣子……
其實是越人不善耕種,適量給一些田地種點可以供自己吃以及用來交稅的糧食就好,更多的良田給他們也是浪費!
不如讓他們的家眷在山上遍植桑樹,養蠶繅絲貼補家用……
畢竟採摘桑葉用於養蠶這件事,蹣跚學步的小孩都能完成,而養成的蠶繭,扶蘇統一收購!
嗯,這算不是大秦版的改稻為桑?
扶蘇笑了笑,將自己的意見寫在竹簡上,準備等下送回尚書,讓蕭何等人潤筆後加蓋印璽,發往外庭。
今天需要解決的第二封奏疏是從上郡發來的告捷文書。
是不久前的鹽湖大捷,斬首兩千又一十七級,這就意味著又要嘩啦嘩啦的賞賜出大量的田地……
嗯,還是效法在湟中的做法,將新爵戶的土地劃在北方邊塞。
扶蘇回想了一下具體的位置,賀蘭山東側,被稱之為塞上江南的地方,也即是包括吳忠市、銀川市、石嘴山市和中衛市一帶的寧夏北部黃河河東灌區。
不過要想讓這裡成為和後世一樣的商品糧基地,大型的水利工程必不可少。
只可惜北方草原太過貧瘠,養不活多少人口,不像南海諸郡,崇山峻嶺中幾乎藏著無窮無盡的廉價勞動力……
扶蘇繼續往下看。
嗯,還發現了一座鹽湖,這個好,建設新城的費用有了!
俘虜牧奴四千餘,羊兩萬只,駿馬六萬兩千匹,其中駃騠(juétí)萬餘匹!
嘶!
他倒吸一口涼氣,使得咸陽再次入冬失敗……
草原馬雖說身材矮小,但耐粗飼,換言之就是不挑食,養殖費用低,可以讓民間養來代替人力。
不過駃騠?
這好像是一種匈奴人所獨有的馬種,向來禁止外售,昔日蒙恬北擊匈奴的時候曾經獲得過一批,但好像沒有繁育成功。
扶蘇回想起有關這種生物的記憶,隨即恍然大悟。
這不就是騾子嗎?
馬驢雜交的產物,其中雄驢和雌馬交配所產的稱之為馬騾,雄馬和雌驢交配所產的稱之為驢騾。
馬騾力大,驢騾善跑,各有各的好處,即便是扶蘇穿越來的時候,很多偏遠地區還在使役這種牲畜。
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,很多在這個年代是不傳之秘的東西,在後世那個資訊大爆炸的年代裡,根本算不得什麼!
只是後人常說的,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麼歇這句梗,並不適用與此時的大秦!
因為關中地區的驢待遇比馬好,是許多高門大戶養來當做觀賞的……
嗯,就像是後世裡很多地方養的羊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