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 上計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本來這一切應該在十月份完成,不過秦滅六國之後,國土從關中一直延伸到東海之濱,所以上計吏們一路山水迢迢的有所耽擱,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不過當所有上計吏已經到了咸陽之後,之後的工作就沒有任何藉口耽擱了。
畢竟商君曾經說過,以日治者王,以夜治者強,以宿治者削!
當天能把政務都處理完的國家,就能在天下稱王;拖到當夜處理完,國家也能強大;但如果拖過了夜,明天再辦,這樣的國家就削弱了!
始皇帝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過來的,扶蘇這個二代皇帝自然也不能懈怠。
皇帝不懈怠了,大臣們自然也‘無怨無悔’的‘主動’加班!
所以即便今天是朝廷規定的五日一休沐,但扶蘇還是天不亮就告別溫柔鄉,從湯池宮出發,趕在食時(早上7點到9點)之前,抵達咸陽宮。
按照他以往的慣例,在偏殿賜宴後,所有人開始這最後的一哆嗦。
扶蘇解下腰間長劍,放在左手邊的劍架,正襟危坐在帝座之上,等待著鄭國等人完成最終的核對。
其實他們早就核對了很多遍了,不過還是按照之前的慣例,重新做最終的核對。
此時扶蘇看到,有一些柱下史從綁在腰帶的中,取出了上百根一紮長的竹棍,邊翻動面前的竹簡,邊用這些小竹棍擺出各種各樣的圖案。
這就是最早的算數工具,算籌嗎?……扶蘇饒有興致的回憶起過往的記憶,當塵封的記憶被開啟時,他著實吃了一驚。
原來秦朝時候,數學的發展已經接近後世的初中水準了!
九九乘法表已經有了,只不過是倒著背的……
而且不僅有雞兔同籠這樣的經典問題,甚至還有分數運算!
有名為‘合分’、‘減分’的分數加減法;名為‘乘分’和‘約分’的分數乘法、除法;甚至還有名為‘課分’、‘平分’的比較分數大小和求分數的平均值……
難怪現在的秦朝可以每年都做一次統計報告……扶蘇暗暗點頭,隨手拿起一張草紙在上面寫了起來。
他要重新規劃有關普及教育的方案,以及製作一個即便是計算如何‘燒開水’時也出了大力的工具,算盤。
儘管這麼多年過去了,上小學時學過的打算盤口訣已經還給了老師,但是算盤的基礎使用方法還沒有忘。
片刻之後,當下方的嘈雜歸於沉寂,扶蘇將手中的草紙收回木匣,重新坐好開始走流程。
首先是治粟內史向他彙報上一年的財政開支。
全國駐軍約35萬,共計消耗糧食800萬石,糧草轉運費用共花掉11億錢……這35萬指的是戍卒,就是駐紮在軍營中計程車兵,更多輪戍計程車兵都待在家中務農,既然待在家裡,自然是吃自己家的糧食。
而且秦朝計程車兵,除了甲冑兵器是朝廷發放,衣服鞋襪都要自備。
全國文武官吏的俸祿,折算成半兩的話,共計用掉20億錢;少府宗正用掉18億錢。
前者自然不用解釋,後者花費的大頭,主要是始皇帝用於修仙以及咸陽宮中那些鶯鶯燕燕們……
而稅賦收入,折算為半兩的話,大約為64億錢,其中有24億錢是少府的鹽鐵等山川河澤的收入,也就是說,要想填平朝廷收支,需要皇帝自己貼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