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冬之月,日在鬥,昏東壁中,軫旦中。其日壬癸。冰益壯,地始坼,鶡旦不鳴,虎始交。

咸陽城,長陽街。

冬月的早晨,雖然天還沒大亮,但管理集市的‘市長’還是到點就升起了市旗,等候在市門之外的商販依次進入市中,檢查證件並登記商品後,開始準備做買賣。

和這些私營商販不同,隸屬於少府的官營店鋪,卻早早進場,做好了交易前的準備工作,市旗一舉,店門前立刻就是人滿為患。

特別是新開的鐵鍋店,更是被圍的水洩不通。

“排好隊,一個一個來,手中沒有號牌的就不要排了……”一個十七八歲的黑臉少年扯著嗓子吆喝,指揮著搶購鐵鍋的客人排隊。

在經歷了幾次哄搶之後,打理鐵鍋店的市人(職業經理人)想出了一個方法,那就是憑號牌供應!

具體則是根據前一日從藍田運來的鐵鍋數量,在開市之前於坊市之外,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,發放一定數量的號牌,這樣就極大的避免了搶購者影響到集市的正常秩序。

至於沒有搶到號牌的,就只能擇日再來了!

畢竟每日產鐵的數量有限,且主要以打造農具,以及鐵質兵器甲冑為主,只有完成了當日以上兩個任務,剩餘的鐵水才會用於鑄造鍋具。

不過引起搶購的,並不是貨源不穩定造成的‘飢餓營銷’,而是不知從何時起,咸陽人舉行婚禮時,以聘禮中有一口鐵鍋為榮……

而另一家同樣是新開的肉丸店,也效法鐵鍋店,與開市之前發放號牌。

這就催生了一種職業,票販子!

此時長陽街大市之外,一個身材挺拔、面容英俊,做士子打扮的青年人,鬼鬼祟祟的繞開把守大市的守衛,悄無聲息的走到了市集一側的陰暗處。

在那裡的牆角,蹲著十多個頭上裹著黑布的平民,他們手中均拿著一個或幾個上面畫著特殊符號的竹片,這就是鐵鍋店所發行的號牌。

見到青年士子走***民們紛紛站起,將他圍了起來。

“都別嚷嚷,老規矩,鐵鍋店的號牌15錢1枚,肉丸店的10錢1枚!”青年士子壓低聲音,擺擺手示意他們一個一個來。

片刻之後,平民們心滿意足的走了,青年士子摸了摸沉甸甸的袖口,同樣心滿意足的走了出來。

青年士子走到市集對面,看著一個身穿僕役服裝的中年人,用不知從哪兒學來的黑話說道:“旁友!票子要伐?”

中年僕役眼前一亮,興奮地搓了搓手:“都有什麼號牌?”

說來也是倒黴,發號牌的時候,恰好發到他沒了,為了能夠順利交差,他不得不等在大市外,看能不能再想想別的辦法。

青年士子四下打量一番,壓低聲音:“鐵鍋店、肉丸店都有,你要哪種?”

中年僕役大喜過望,但還是謹慎的問了一句:“多少錢?”

青年士子笑著說道:“鐵鍋店50錢一枚,肉丸店20錢一枚,買2枚減10錢!”

聞聽此言,中年僕役心中一陣肝顫,如果從此人手中購買號牌,就只能自己貼錢,而無法找主人‘報銷’。

這是因為秦律之下,做生意時除了明碼標記之外,還要向客人提供一枚類似後世發票一樣的券書,以此來避免糾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