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秦朝版油潑辣子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中,第一遍的壓榨結束。
按照後世的說法,榨出的第一遍油叫做‘頭榨油’。
只是頭榨油含水分較多,成色也不夠透亮,但是用來炒菜還是沒有多少問題的。
當油槽中不再有油滴落的時候,頭榨的工序就算是完成了。
接下來要做的,就是將剩下的油渣進行第二次壓榨。
和第一次壓榨前的準備一樣,還是磨碎原料上鍋蒸,然後壓成圓餅送到榨油機中榨油。
不過在拆卸的時候,幾名渾身冒汗的宮門衛士有些犯難了。
榨床內的油餅已經完全擠在了一起,用人手幾乎是掰不開的。
公輸軌看著這幾個在皇帝注視下手忙腳亂計程車兵,心中一陣好笑。
一名工師手持木錘和細長的木楔走了上來,他將木楔插入油餅間的縫隙中,輕輕敲了幾下,擠壓在一起的油餅就從中分開。
數名隱官隸臣低著頭走入,將油餅抱著向外走去。
扶蘇見到展示的目的已經達成,覺得沒有必要再在這裡浪費時間了。
於是他帶著馮去疾等人轉身向外走去,臨出門口的時候,吩咐道:“等下給這幾名出力的宮門衛士,每人拿上二斤菜油。”
聞聽此言,馮劫嘴角不自覺的抽動了幾下。
扶蘇所說的二斤,應該是和昨日所說的兩塊肥皂一樣,都是實指,而不是虛指。
馮劫回憶起昨日離宮之時宦者令韓讓從宮中追出來,塞在他手中的兩塊兩寸見方的肥皂,不由得和鄭國對視一眼,均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同樣的神色。
大約一個時辰後,車隊跨過渭水,直入章臺宮。
忙碌了一上午,又到了吃午飯的時間。
和不管飯的始皇帝不同,扶蘇為了刷聲望,頻頻和大臣們一同用膳。
此刻在章臺宮中,隨著他一同看了榨油的大臣們匯聚一堂,等待開飯。
因為隨扈的人數不多,於是很多隻能在殿外參加飲宴的千石官員,此刻也坐在了大殿之內。
午餐很簡單,燉肉、煎肉、醃菜,只是為了養成大家吃麵食的習慣,每個人面前都擺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撈麵。
禮記上說,孟冬之月應該吃豬肉,所以撈麵的澆頭,就是豬肉炒香菇。
雖說香菇是貢品,往日裡難得一見,但眾人的關注點卻並不在其上,而是在案几上一碟散發著油香和辛辣氣味的醬料。
“此物名為藙[yì],蜀中送來的佐餐佳品。”扶蘇用小勺舀了一勺,放入麵條中,輕輕攪拌起來。
藙,就是茱萸。
扶蘇前些日發現,茱萸也分好幾種,其中蜀中送來的這種茱萸,味道雖然不如後世裡的辣椒,但對於他這個微辣黨來說,辣度正合適。
於是,就有了眾人面前的這一點秦朝版的‘油潑辣子’……
PS:注1,出自《中國科技史料·我國古代的油菜生產》,作者曹隆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