儘管嚮導信誓旦旦,但是蒙穎的直覺告訴他,他們可能已經迷路了……

這是他第三次翻過一個看上去很眼熟的山包!

麻蛋!但願這混蛋記得回大營的路……蒙穎在馬背上欠了欠坐麻了的屁股,看了一眼假裝鎮定的嚮導。

因為執行的是奔襲任務,所以蒙穎等騎著的是裝備了馬鐙和蹄鐵的草原駿馬,並沒有騎乘裝備著全套騎兵三寶的高大秦馬。

這是因為高橋馬鞍在固定住騎士的時候,會加劇戰馬的疲勞度。

至於那一身烏沉沉的鐵甲,就更不要想了。

不過讓蒙穎有些意料之外的是,這些天來大軍屯駐在枹罕,只是派出了小股騎兵,深入羌境焚燒草原,並沒有大軍壓境和羌人主力決戰的舉動。

看來,李信蟄伏在隴西這麼多年,用兵的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啊……蒙穎大著膽子,在腹中議論著自己爺爺那一輩的‘前輩’。

“郎將,快看!”嚮導踩在馬鐙上直起身體,指著丘陵下方的谷底。

蒙穎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,發現谷底是一個羌人的營地,密佈著大大小小的四五十頂帳篷。

從營地內的平和可以看出,羌人們還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。

蒙穎開始調配兵力,做突襲前的準備。

俄頃,除了嚮導和幾名因為高原反應,而有些身體不適的騎兵之外,全部的騎兵被分為三組。

左軍五十人,由一名屯長帶領;右軍五十人,由一名三十多歲的百將帶領。

剩下的騎兵,則跟隨蒙穎從正面突擊。

“不準貪戀戰利品、首級,左軍從側翼突擊,配合我正面擊潰敵人,右軍迂迴包抄,不要放跑一個羌人!”

蒙穎一手平端長戟,一手握著上了弦的強弩,正色說道:“秦律,諸戰而亡其將吏者,及將吏棄卒獨北者,盡斬之。”

“凡在戰鬥中,士兵擅自脫離將吏的,以及將吏拋棄所屬部隊獨自逃跑的,一律處死!”

蒙穎說完,殺氣騰騰掃視一週,凡是被他目光看到的騎兵,全部都面露緊張之色。

“出擊!”

隨著蒙穎一聲令下,統帥右軍的百將率先帶人離去。

蒙穎在心中默唸百聲,點點頭,負責指揮左軍的屯長帶人離去。

又默數了五十聲後,一名騎兵從馬鞍上解下牛角號,用力吹響。

嘟!

伴隨著號角聲一同前進的,是蒙穎帶領的中軍騎兵。

嗒嗒嗒!

鐵蹄踐踏在地面上,激起滾滾煙塵。

谷底的羌人營地頓時人生嘈雜起來,一些年老的羌人手持趕馬棒、木弓,從營地中衝出,搶先在蒙穎攻擊的方向列陣。

身強力壯的羌人武士,則在一名巫師的帶領下,頭戴木製面具,手持青銅短戈、短斧、短弓、盾牌等,在帳篷前組成了第二行陣列。

而那些婦女和小孩,或跳上馬背,或徒步沿著營地後方的一條小路逃離。

呵,好原始的戰法!果然和仲父說的一樣,羌人和戎人一樣,不會騎戰,只會下馬步戰……蒙穎指揮著騎兵排成兩列橫隊,微微勒住韁繩,控制著佇列前進的速度。

ps:感謝‘老子就要你’的打賞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