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天剛剛亮,身穿黑色窄袖獵裝的扶蘇在近千名騎兵的護衛下,騎著烏騅來到杜郵亭。

將作少府章邯急趨上前,躬身行禮。

扶蘇從馬背上跳下,說道:“帶朕去造紙作坊看看。”

“喏!”

隨後,二人在一隊持盾甲士的簇擁下,走入了正在建設中的造紙作坊。

章邯指著一處原本用於灌溉農田的水渠說道:“陛下請看,這是為將來安置水碓用的溝渠。”

“為了能夠獲得足夠的動、動力,臣已命令興平縣令趙廣徵發500隸臣(官奴隸),加寬水渠。”

扶蘇看了一眼如今還只是水溝的地方,說道:“挖溝可是個力氣活,每人每月加一石粟的口糧,所需購糧款從朕之私帑中調撥。”

章邯拍了幾句馬屁後,又指著遠處的一個水坑說道:“按照陛下的詔命,從武功縣運來的一萬斤竹子已經切斷,放入水中浸泡了,再有六十七天,便滿百日之期。”

扶蘇點點頭,對此一言不發。

沒辦法,依託現有條件,只能用最傳統的方法處理原材料了。

按照《天工開物》上記載,竹子需要浸泡百日才能使用。

好在咸陽所在的內史地區並不缺乏竹子,要不然就要將造紙作坊設在千里之外的蜀郡了。

而且在咸陽附近用竹子造紙,還有另外一個好處。

那就是減少大熊貓傷人事件!

這一時期的滾滾和後世裡的萌萌噠不同,現在的滾滾,兇得很嘞!

以扶蘇看到的奏疏為例,近半年時間,僅靠近終南山的幾個縣,至少報告了十次以上的大熊貓傷人事件!

“陛下,這是用麥秸試做的紙張。”章邯雙手捧起一沓試驗品。

扶蘇拿起一張,用手搓了搓。

顏色發黃,表面不甚平坦,明顯的不適合書寫。

不過,這一沓黃紙以及更遠處堆在車上的,只是扶蘇用來測試造紙工藝,並實現廁紙自由用的。

公子扶蘇生活節儉,如廁只用竹簡,不用布帛,而為了不崩人設……

穿越者內心的苦,只有推薦票可以撫慰……

不過扶蘇只打算試做這一批麥秸草紙,這是因為秦朝時期的麥秸,被稱為芻槀(chú gǎo),是牛、馬的飼料,《商君書》中甚至把芻槀的儲備數量,定為執政者必須知曉的十三種資料之一。

若是大量消耗麥秸只用來製作廁紙這件事暴露了,只怕就連蒙恬也會啐他一臉!

片刻之後,造紙作坊視察完畢。

竹子還需要浸泡,因此距離真正開始造紙還有一段時間,所以扶蘇在命令將草紙運回宮中後,也就沒有在此多停留。

臨走的時候,扶蘇說道:“朕欲前往上林苑狩獵,不知將作少府可願隨朕一同前往?”

章邯受寵若驚的說道:“陛下有請,臣敢不從命?”

一路之上,在扶蘇的有意詢問下,章邯開始講說自己對於羌人和匈奴的看法。

特別是當扶蘇問到有關在青海湖邊設郡縣的事情時,章邯更是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與讚歎。

雖然扶蘇看出章邯有幾分附和自己的意思,不過很明顯,他對於自己拓土開疆還是很支援的。